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铖洸专利>正文

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同步双途径干细胞输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199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同步双途径干细胞输注系统,包括动力泵,动力泵连接干细胞注射液供应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分配环管、振动器、至少二个输液单元。每个输液单元都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流量控制阀、输液容器、Y形三通输液管。Y形三通输液管包括一个进液管和二个出液管,二个出液管分别为静脉出液管和腹腔出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腹腔和静脉的同步输液治疗,多点位同步治疗,可发挥不同输注移植在干细胞归巢部位的协调和互补,治疗效果更佳且治疗过程更简便;本发明专利技术干细胞注射液进行了分散,减少或避免了因大剂量干细胞输注移植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等其他合并症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液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同步双途径干细胞输注系统


技术介绍

1、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等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种难治性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5.29亿,总患病率达到6.1%;预测到2050 年,全球将有超过13.1亿人患糖尿病,而且,在全世界204个国家或地区地区中有至少有89个国家或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将超过10%。而且,《2021 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全球糖尿病地图(第 10 版)》显示,20~79 岁成人糖尿病患者前三位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预计到2045年情况仍如此。可见,采用更有效和更高效的糖尿病治疗与干预方法或技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人体内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人间充质干细胞(即干细胞注射液)均能较好治疗糖尿病、并减轻或改善其临床症状。在对糖尿病治疗研究中发现,腹腔注射人间充质干细胞能到达胰腺组织、并可促进损伤胰腺及其胰岛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修复;而从静脉输注人间充质干细胞则可通过体循环和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同步双途径干细胞输注系统,包括动力泵,动力泵连接干细胞注射液供应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配环管,分配环管通过动力泵与干细胞注射液供应源相连通,所述分配环管为硬管,所述分配环管上设有振动器,分配环管的下方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有至少二个与分配环管相连通的输液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同步双途径干细胞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流量控制阀相连,静脉出液管上设有第一控速节流阀,腹腔出液管上设有第二控速节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同步双途径干细胞输注系统,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同步双途径干细胞输注系统,包括动力泵,动力泵连接干细胞注射液供应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配环管,分配环管通过动力泵与干细胞注射液供应源相连通,所述分配环管为硬管,所述分配环管上设有振动器,分配环管的下方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有至少二个与分配环管相连通的输液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同步双途径干细胞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流量控制阀相连,静脉出液管上设有第一控速节流阀,腹腔出液管上设有第二控速节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同步双途径干细胞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液容器的底部开口处设有第一橡胶塞,y形三通输液管的进液管上设有与第一橡胶塞相匹配的第一塑钢针,输液时,输液容器通过第一橡胶塞和第一塑钢针与y形三通输液管的进液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同步双途径干细胞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环管通过分配环导管与动力泵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同步双途径干细胞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容器通过悬挂架悬挂于分配环管上,输液容器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第二橡胶塞,分配环管的底部设有与分配环管内部相连通的输液管,输液管的底部即远离分配环管的那端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铖洸左夏林武栋成丁宇丁克祥
申请(专利权)人:谭铖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