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疝修补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199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4
本技术公开一种疝修补补片,所述疝修补补片为单层结构,所述单层结构上均匀分布着大孔径网孔,本技术通过单层结构大网孔的均匀设置,使疝修补补片植入组织后,便于组织纤维长入,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减小了感染几率,缩短患者术后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疝修补补片


技术介绍

1、疝在医学上是指当机体某个脏器离开原来的部位,通过薄弱或者缺损或者孔隙,进入了另一个部位。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部某块区域缺损、破洞或薄弱向外突出于皮下,形成的肿块,又称为疝气。国内平均每年有上百万人被诊断出患有疝气,其中腹外疝最常见,尤以腹股沟疝多见,约占腹外疝的90%以上,成年人疝气不能自愈,需要通过外科疝气修补术植入假体,以无张力缝合的方式修补腹壁薄弱处治疗疝气。

2、人体的腹股沟区,俗称就是位于大腿根部三角形区域,其下界是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诶髂前上棘指腹直肌外侧缘的一条水平线,腹股沟疝就是发生在这个区域的腹外疝。

3、全球每年有超过2000万成人进行腹股沟疝手术,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1%~5%。从腹股沟区的解剖图得知,这里有密布血管的“厄运三角”和密布主要神经的“疼痛三角”。现有的用于修补腹股沟疝的3d补片,手术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医用缝合线或固定螺钉或者钛钉进行固定缝合,这样容易对“厄运三角”的血管和“疼痛三角”的主要神经造成破坏,给患者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和疼痛,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和正常生活。

4、目前市场多数疝修补补片都是有单一材料纤维制成,使用较多的与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偏二氟乙烯(pvdf)等。其中聚丙烯使用最为广泛,得益于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抗感染性、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能。但是现有疝修补补片为了追求补片的较高的抗拉伸强度、顶破强度选择结晶度的较高的聚丙烯纤维,导致补片比较挺直和坚硬。其缺点是植入人体后,组织顺应性较差。当医生手术根据腹壁薄弱处大小对疝气补片进行剪裁后,边部散乱的纤维比较挺直,容易刺入周围组织进而造成组织损伤,引起感染导致皮肤窦道形成。疤痕收缩时还会造成疝气补片位移及扭曲,皱缩导致疝气复发。

5、为了实现疝修补补片力学性能的最大化,现有补片网孔较小,不利于组织纤维长入;克重较大,术后患者异物感明显,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6、随着科技的进步,外科疝修补术由张力修补术演变到无张力修补术,但是补片植入人体后,为了防止补片因患者运动、咳嗽、打喷嚏等发生位移,仍然需要使用缝合线、螺钉、钛钉等将补片固定到组织上,防止疝气复发。人体内组织内密布血管和神经,在固定补片时,容易损伤血管或者神经,给患者造成新的伤害。因此亟需一款轻质柔软,大网孔,且具有自固定功能的疝修补补片来弥补现有补片的缺陷。

7、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弥补现有补片的缺陷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疝修补补片容易刮伤组织,且补片网孔较小,克重较大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疝修补补片,所述疝修补补片为单层结构,所述单层结构上均匀分布着大孔径网孔。

4、本技术方案采用大孔径网孔,使疝修补补片植入组织后,便于组织纤维长入,缩短患者术后的疼痛感。

5、进一步地,所述疝修补补片的单层结构由聚丙烯纤维和聚l-丙交酯纤维混合编织。

6、本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纤维材料编织带来的补片硬挺的技术难题,使补片植入组织后,患者不适感降低。

7、进一步地,所述聚l-丙交酯纤维贯穿于所述疝修补补片的单层结构的梳节之间的一侧形成钩状结构。

8、本技术方案的钩状结构便于两种材质的有效编织,且编织的更加牢固。

9、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纤维丝径为0.08mm~0.12mm,断裂强度为6n~13n,断裂伸长率为100%~300%。

10、进一步地,所述大孔径网孔孔径为2mm~5mm。

11、进一步地,所述聚l-丙交酯纤维丝径为0.15mm~0.19mm,断裂强度为9n~13n,断裂伸长率为20%~40%。

12、进一步地,所述疝修补补片呈椭圆形形状。

13、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纤维和聚l-丙交酯纤维按照三梳节经编工艺编织成型,然后进行热定型,再按照预设方式进行热处理。

14、进一步地,所述定型温度100℃~120℃。

15、进一步地,所述定型时间为5min~10min。

16、进一步地,所述补片克重为50~70g/m2,体内降解后所述补片克重为20~40g/m2。

17、采用这样的方案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技术方案采用大孔径网孔,使疝修补补片植入组织后,便于组织纤维长入,有效缩短疝修补手术时间、利于组织长入、减少异物感、减轻患者疼痛感。

19、(2)本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纤维材料编织带来的补片硬挺的技术难题,使补片植入组织后,患者不适感降低。

20、(3)本技术方案的钩状结构便于两种材质的有效编织,且编织的更加牢固。

21、(4)本技术方案的设计结构简单,编织工艺精简,易于工艺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疝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疝修补补片为单层结构,所述单层结构上均匀分布着大孔径网孔,所述疝修补补片的单层结构由聚丙烯纤维和聚L-丙交酯纤维混合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纤维丝径为0.08mm~0.12mm,断裂强度为6N~13N,断裂伸长率为100%~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疝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径网孔孔径为2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疝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L-丙交酯纤维丝径为0.15mm~0.19mm,断裂强度为9N~13N,断裂伸长率为20%~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疝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疝修补补片呈椭圆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疝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克重为50~70g/m2,体内降解后所述补片克重为20~40g/m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疝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疝修补补片为单层结构,所述单层结构上均匀分布着大孔径网孔,所述疝修补补片的单层结构由聚丙烯纤维和聚l-丙交酯纤维混合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纤维丝径为0.08mm~0.12mm,断裂强度为6n~13n,断裂伸长率为100%~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疝修补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径网孔孔径为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史庆平杨雪兰刘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派尔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