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178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位单元(16)是彼此相邻的源极沟槽(11)的中间的部分,具有2个以上的栅极沟槽(7)以及1个源极沟槽(11),并形成有4个以上的沟道。2个以上的栅极沟槽(7)和1个源极沟槽(11)在与半导体基板(30)的正面平行的方向上交替地重复配置。栅极沟槽(7)的总数比源极沟槽(11)的总数多。栅极沟槽(7)的总面积比源极沟槽(11)的总面积大。栅极沟槽(7)的宽度(w1)为源极沟槽(11)的宽度(w2)以下。源极沟槽(11)的深度(d2)为栅极沟槽(7)的深度(d1)以上。源极沟槽(11)的底面的p型基极深部(4)缓和栅极沟槽(7)的底面附近的电场。由此,能够降低导通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化硅半导体装置


技术介绍

1、以往,作为将碳化硅(sic)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沟槽栅型sic-mosfet(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具备由金属-氧化膜-半导体这三层结构构成的绝缘栅的mos型场效应晶体管),公知有双沟槽结构,该双沟槽结构设置有埋入了栅电极的栅极沟槽、以及埋入了源电极并沿内壁形成有与源电极之间的源极接触部(电接触部)的源极沟槽。

2、对以往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以往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9所示的以往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110是在由碳化硅构成的半导体基板130的正面(外延层132侧的主面)侧具备源极沟槽111的双沟槽结构的沟槽栅型sic-mosfet。半导体基板130是在由碳化硅构成的n+型起始基板131上使成为n-型漂移区102的n-型的外延层132外延生长而成的。

3、n+型起始基板131是n+型漏区101。外延层132中的除了通过以离子方式向外延层132注入而形成的扩散区(p型基区103、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3.一种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3.一种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村启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