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178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4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含有:包含Si或Si合金中的至少任一者以及SiC的复合颗粒,前述复合颗粒的由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XRD谱图中、由SiC的(111)面的衍射峰的半值宽度计算的微晶直径为2.0nm以上且5.0n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已知硅(si)、siox所示的硅氧化物等硅材料与石墨等碳材料相比每单位体积中能吸储大量的锂离子,研究了对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的应用。然而,硅材料由于电池充放电时的膨胀收缩大,因此存在如下缺点:由于si的微粉化、自集电体的剥离等而循环特性差。

2、例如专利文献1中,为了改善电池的循环特性,提出了含有由si和/或si合金以及sic形成的复合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717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然而,专利文献1中,将包含si源和c源的混合物在高的烧成温度下进行烧成,制作复合颗粒,因此,复合颗粒中的sic具有高的结晶性。这种具有高结晶性的sic中,无法充分缓和伴有电池的充放电的si、si合金的膨胀收缩。其结果,无法抑制复合颗粒的微粉化,无法充分实现电池的循环特性的降低抑制。

2、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电池的循环特性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

3、作为本公开的一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含有:包含si或si合金中的至少任一者以及sic的复合颗粒,前述复合颗粒的由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xrd谱图中、由sic的(111)面的衍射峰的半值宽度计算的微晶直径为2.0nm以上且5.0nm以下。

4、作为本公开的一方式的负极包含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

5、作为本公开的一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上述负极、正极和非水电解质。

6、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可以提供:能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含有:包含Si或Si合金中的至少任一者以及SiC的复合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复合颗粒的由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XRD谱图中、观察不到SiO2的(10-11)的衍射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复合颗粒中的所述Si和所述Si合金的质量比率为3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所述复合颗粒中的所述SiC的质量比率为5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在所述复合颗粒的表面形成有导电层。

5.一种负极,其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

6.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正极和非水电解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含有:包含si或si合金中的至少任一者以及sic的复合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复合颗粒的由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xrd谱图中、观察不到sio2的(10-11)的衍射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复合颗粒中的所述si和所述si合金的质量比率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拓弥西东佑辅佐藤阳祐朝野泰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