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银耳菌棒扩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1685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手持式银耳菌棒扩穴机,包括主机架、握持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多个扩穴机构,其中,握持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多个扩穴机构均设置在主机架上,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与多个扩穴机构分别传动连接;扩穴机构包括扩穴支架、旋转组件和刀片,扩穴支架固定于主机架上,旋转组件安装于扩穴支架上,旋转组件的第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旋转组件的第二端穿过主机架且与刀片连接,驱动机构依次通过传动机构、旋转组件带动刀片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同时切割银耳菌棒上所有孔位,且能保证了扩穴形成的切口形状规则且尺寸稳定,从而提高银耳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银耳菌棒扩穴机


技术介绍

1、银耳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接种口尺寸偏小,不能满足银耳后续生长,需要进行扩穴作业,将孔口扩大。国内在生产上一般采用美工刀人工扩穴,造成切口尺寸和形状的不统一、不稳定。若切口尺寸过小,则达不到扩穴效果。若切口尺寸过大,除了银耳菌棒容易被污染而影响产量甚至报废,也可能导致银耳在生长成熟时,银耳与培养料接触面积过大,导致在银耳采收时,加大了银耳去耳基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现有的人工扩穴会影响到银耳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银耳菌棒扩穴机,能够保证扩穴形成的切口形状规则且尺寸稳定。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银耳菌棒扩穴机,包括主机架、握持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多个扩穴机构,所述握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多个所述扩穴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银耳菌棒扩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握持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多个扩穴机构,所述握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多个所述扩穴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多个所述扩穴机构分别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银耳菌棒扩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轮、限位卡环、旋转轴承、过渡环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从上到下依次套接有转动轮、限位卡环、旋转轴承和过渡环,所述转动轮作为所述旋转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旋转轴承固定于所述扩穴支架的轴承座上,所述旋转轴上远离所述转动轮的一端作为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银耳菌棒扩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握持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多个扩穴机构,所述握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多个所述扩穴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多个所述扩穴机构分别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银耳菌棒扩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轮、限位卡环、旋转轴承、过渡环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从上到下依次套接有转动轮、限位卡环、旋转轴承和过渡环,所述转动轮作为所述旋转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旋转轴承固定于所述扩穴支架的轴承座上,所述旋转轴上远离所述转动轮的一端作为所述旋转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刀架安装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银耳菌棒扩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膜处理组件还包括限位帽、第二弹性件、废膜推出杆和废膜推出块,所述废膜推出杆可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块内,所述废膜推出杆位于所述扩穴支架中废膜支架上方的延伸部外侧套设有所述第二弹性件且其端部与所述限位帽连接,所述第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跨岳陈声佩林昌乐刘春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