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脉成像装置,其能够实现空间节约。该静脉成像
装置包括成像部和引导件。该成像部对手掌的静脉图案进行成像。该引
导件直立在所述成像部的成像表面的外周上。通过使手指在距所述成像
部的所述成像表面的预定高度位置处与该引导件接触,而由该引导件引
导手掌相对于所述成像部的成像表面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脉成像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对手掌的静脉图案进 行成像的静脉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辨识技术的新进展,己经可以安全精确地识别个体。具体 地说,利用手掌或手指静脉的辨识方法由于其易于使用且辨识率高而作为确保高安全性的个人识别方法,在从金融机构的ATM (自动柜员机) 上的用户识别到个人计算机登录的大范围内广泛使用。目前,在静脉辨识中,利用近红外线对作为身体器官的静脉图案进 行成像,然后将成像的静脉图案和预先登记的静脉图案相互对比。可选 的是,通过从成像的静脉图案提取并分析特征信息,并利用特征信息进 行对比,来进行静脉辨识。这就必须使提供的登记静脉图案或静脉信息 与为进行个人识别而成像的静脉图案或静脉信息彼此精确匹配。在个人 识别中静脉图案成像精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在静脉图案成像期间手的位 置变动。例如,如果未将手放置在适合成像的预定位置,或者手的位置 没有固定而发生移动,就难以对静脉图案精确成像。为了在个人识别期间对静脉图案精确成像,提出了这样的方法,其 中通过将作为成像目标的手指固定至预定位置而对手指的静脉图案成像 (例如参见日本特许专利公报(特开)No. 2006-99493以及日本特许专利 公报(特开)No. 2003-30632)。而且,当通过对手掌的静脉图案成像并分析其上的特征信息而进行 个人识别时,必须将作为成像目标的整个手放置在预定位置,然后对静 脉图案成像。图12A和图12B是传统上对手掌静脉图案成像所用的静脉成像装置的实施例的图。图12A是静脉成像装置50的左侧视图,而图12B是静 脉成像装置50的俯视图。应当指出,在图12A中,还示出了放在静脉成 像装置50上从而对手掌静脉成像的手54。静脉成像装置50包括支撑件51、成像部52以及--对引导件53。支 撑件51支撑成像部52和引导件53。成像部52插入支撑件51中。成像 部52对手54的手掌静脉图案进行成像。所述一对引导件53相对于成像 部52的成像表面直立。各引导件53均具有手保持部53a。手保持部53a 设置成用于在其上放置手54的手指和手腕。根据上述构造的静脉成像装置50,手54可相对于成像部52放置在 预定位置,因此可省去增大成像部52中所用透镜的视角范围的功能、自 动聚焦功能以及透镜像差修正功能。这使得能以低成本实现基于静脉图 案的个人识别环境。然而,在静脉成像装置50中,所述一对手保持部53a之间的区域需 要具有覆盖手掌的面积以便支撑手54,从而使静脉成像装置50的安装面 积取决于该区域的面积。这产生了即使减小成像部52的尺寸也不能使静 脉成像装置50的尺寸紧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这些方面而做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空间的 静脉成像装置。为了实现该目的,提供一种对手掌的静脉图案进行成像的静脉成像 装置。该静脉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对静脉图案进行成像的成像部、 以及引导件,该引导件直立在所述成像部的成像表面的外周上,并且通 过使手指在距所述成像部的所述成像表面的预定高度位置处与该引导件 接触,而由该引导件引导手掌相对于所述成像表面的位置。结合以实施例方式示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附图,从以下说明将 会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立体图2A和图2B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构造的图,其中图2A是该静脉成像装置在使用中的正视图,图2B是在图2A 的线A-A上剖取的剖视图3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支撑件和引导件在 相互分离状态下的图4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使用实施例的示意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立体图6A和图6B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构造的图,其中图6A是该静脉成像装置在使用中的左侧视图,图6B是该静脉成像装置在存储中的俯视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立体图8A和图8B是表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构造的图,其中图8A是该静脉成像装置在使用中的右侧视图,图8B是该静脉成像装置在存储中的俯视图9是表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使用实施例的示意图IOA和图10B是表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构造的 图,其中图IOA是该静脉成像装置在使用中的右侧视图,图10B是该静 脉成像装置在存储中的右侧视图, 图11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俯视图;以及 图12A和图12B是正用于对手掌的静脉图案进行成像的静脉成像装 置的实施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示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第--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立体图。静脉成6像装置IO包括支撑件11、成像部12以及引导件13。 支撑件11支撑成像部12和引导件13。成像部12通过可移除地插入支撑件11中而由其支撑。成像部12例 如由用于检测入射的近红外线的成像元件形成,并对手的手掌静脉图案 进行成像。引导件13设置成引导待成像的手指的位置,并形成为具有板状形 状。当使用静脉成像装置IO时,引导件13直立在成像部12的成像表面 的外周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实施例,引导件13通过可移除地插入 支撑件11中而由其支撑。引导件13具有布置在与支撑件11相反的一端 上的突起13a和手指保持部13b。突起13a由沿高度方向从成像部12的成像表面伸出的一对突起形 成,这对突起布置成沿与成像表面平行的方向以预定距离相互隔开。突 起13a的高度例如设定成lcm,从而固定手指在水平方向(即,突起的 平行方向)上的位置。手指保持部13b对应于所述一对突起13a之间形成的凹槽。从引导 件13的位于朝向成像部12 —侧的表面将手指插在突起13a之间,并使 其与手指保持部13b接触,从而能引导从成像部12至手掌的距离以及手 掌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使得该距离和该位置对于对手掌的静脉图案进 行成像来说是最佳的。此外,引导件13形成为插入支撑件11中。引导件13相对于支撑件 的直立角确定成当将手指插入手指保持部13b中时,手掌的中心位于 成像部12的成像表面中心的正上方。图2A和图2B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构造的 图,其中图2A是该静脉成像装置在使用中的正视图,图2B是在图2A 的线A-A上剖取的剖视图。如图2A所示,根据成像部12的视角和焦距确定成像部12与手指保 持部13b之间的距离。成像部12和手指保持部13b之间的距离例如为 5cm。此外,图2B示出了成像部12和引导件13可移除地插入支撑件11 中的状态。支撑件11包括沟槽lla和沟槽llb。沟槽lla设置成用于在其内插入引导件13。沟槽llb设置成用于在其内插入成像部12。当存储 静脉成像装置10时,根据存储需要,可将引导件13从沟槽lla拉出以 使支撑件11和引导件13相互分离,并可使成像部12与引导件11分离。图3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静脉成像装置的支撑件和引导件在 相互分离状态下的图。如图3所示,可将插在支撑件11的沟槽lla中的 引导件13从沟槽lla中拉出。支撑件11和引导件13可在相互分离的状 态下存储。此外,在使用静脉成像装置10用于进行个人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手掌的静脉图案进行成像的静脉成像装置,该静脉成像装置包括: 对静脉图案进行成像的成像部;以及 引导件,该引导件直立在所述成像部的成像表面的外周上, 其中,通过使手指在距所述成像部的所述成像表面的预定高度位置处与该引导 件接触,而由所述引导件引导手掌相对于所述成像表面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08.2.13 JP 2008-0312041、一种对手掌的静脉图案进行成像的静脉成像装置,该静脉成像装置包括对静脉图案进行成像的成像部;以及引导件,该引导件直立在所述成像部的成像表面的外周上,其中,通过使手指在距所述成像部的所述成像表面的预定高度位置处与该引导件接触,而由所述引导件引导手掌相对于所述成像表面的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一对突起,这对突起沿高度方向从所述成像表面伸出,并布置成沿与所述成 像表面平行的方向以预定距离相互分开,所述引导件通过使手指从所述 成像部一侧插入在所述一对突起之间形成的凹槽中而与该引导件接触, 从而引导所述手掌相对于所述成像表面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3、 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月诚,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