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及负载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1244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9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及负载箱,第一安装板,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间隔布置,至少一根电加热管,位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其中,所述电加热管的第一端部具有轴向滑动配合段,所述轴向滑动配合段伸入第一安装孔内并与第一安装孔滑动配合,所述电加热管的第二端部连接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第一端部或者/和第二端部具有引出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管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负载箱是一种电源检测设备,主要是对发电机、不间断电源、电力传输设备进行负载检测及维护,是发电机组与ups不间断电源周期性测试、维护保养工具设备。它的使用避免了备用机组或电源启动或初次使用失败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为新机组带载能力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2、现有的负载箱通常采用电加热管作为电阻元件,电加热管两端普遍采用螺纹的方式安装在箱体上,由于电加热管外有刚性管体,在负载箱使用过程中,出现热胀的现象,导致整个管体变长,使两端安装结构受到较大热应力,并且负载箱内安装较多的电加热管,热应力较大,不仅使每根电加热管的本身受压较大,其两端的安装结构也容易松动和损坏,并且整个箱体也容易损坏。在不使用过程中,受冷收缩,整个管体及其安装结构出现受拉,导致变形和松动,特别地,在冷热交替过程中,容易出现交变荷载,容易使电机加热管、管端安装结构以及电阻箱材料疲劳,大大降低了整个负载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上设置底孔(101),所述底孔(101)内设置外衬套(120),所述外衬套(120)具有沟槽(121),该沟槽(121)两侧壁分别抵接在底孔(101)的两侧端面,所述外衬套(120)的内孔形成第一安装孔(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310)具有内衬套(312),对应于内衬套(312)的管段形成轴向滑动配合段(311),所述外衬套(120)伸入第一安装孔(110)内,并与第一安装孔(1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上设置底孔(101),所述底孔(101)内设置外衬套(120),所述外衬套(120)具有沟槽(121),该沟槽(121)两侧壁分别抵接在底孔(101)的两侧端面,所述外衬套(120)的内孔形成第一安装孔(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310)具有内衬套(312),对应于内衬套(312)的管段形成轴向滑动配合段(311),所述外衬套(120)伸入第一安装孔(110)内,并与第一安装孔(110)内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套(120)为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312)的内孔内设置润滑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上设置第二安装孔(201),所述第二端部(320)具有安装轴段,所述安装轴段包括第一轴段(321)、第二轴段(322)以及第三轴段(325),其中,所述第二轴段(322)与第二安装孔(201)轴向滑动配合,所述安装轴段外伸出第二安装孔(201)的两端第三轴段(325)、第一轴段(321)分别设置外轴向限位件(323)、内轴向限位件(324),所述外轴向限位件(323)或/和内轴向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卫东范能廖丽瑕徐嘉西赖世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辛普森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