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62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壳体,设置有开口;卷绕式电极组件,设置于壳体中;端盖,盖合于开口,端盖包括泄压机构;壳体靠近端盖的一侧凸设有限位部,用于限制端盖向靠近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方向移动,在端盖的厚度方向上,卷绕式电极组件与泄压机构之间的距离H满足:H≥5mm;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活性材料包括过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过渡金属元素中Ni元素的摩尔占比n%满足:n%≥80%;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体积粒径分布包括两个峰,两个峰对应的两个粒径分别为D1、D2,2μm≤D1≤4μm;10μm≤D2≤13.5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单体、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二次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从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提升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始终是电池领域研究的重点。但随着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的提升,其在热失控时瞬间释放的热量也越大,对电池单体安全性能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如何提升高能量密度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壳体,设置有开口;卷绕式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端盖,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端盖包括泄压机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端盖的一侧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端盖向靠近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端盖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5 mm≤H≤10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容量C满足:30 Ah≤C≤40 A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容量C和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与所述泄压机构之间的距离H满足:C/6≤H≤C/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限定的区域的面积S满足:500 mm2≤S≤800 mm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5 mm≤h≤10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容量c满足:30 ah≤c≤40 a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容量c和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与所述泄压机构之间的距离h满足:c/6≤h≤c/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限定的区域的面积s满足:500 mm2≤s≤800 mm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容量c和所述泄压机构限定的区域的面积s满足:12 mm2/ah≤s/c≤20 mm2/a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5 mm≤h≤8 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还包括负极极片和隔离膜,在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卷绕起始端,所述负极极片卷绕以形成中心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含硅材料,所述含硅材料包括单质硅、硅氧化合物、硅碳复合物、硅氮复合物、含硅合金或硅氧碳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的直径d满足:nπd≥l1-l2,其中,π为圆周率,n为整数且n≥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d1、d2满足:8 μm≤d2-d1≤11.5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薛俊鹏叶欣德颜秋明钟华倪欢柳娜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