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50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涉及胶带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表面上方左端固定安装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内侧左端上下分布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两个限位辊,且限位辊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工作台的表面上方右端设置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表面上方右端的装配架。该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与现有的普通薄膜胶带脱模装置相比,通过进料通道和限位辊能够对薄膜胶带主体的上下左右进行限位,防止在输送时薄膜胶带主体发生进料偏移卡死的情况,通过脱模机构,可以实现自动快速薄膜胶带脱模工作,且能够将薄膜模体和胶带进行自动划分收集,大幅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胶带生产,具体为一种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1、胶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品,胶带的一侧为分隔面,与黏胶面共同形成胶带,而在胶带生产中,黏胶面与分隔面成型后,为防止胶带在输送绕卷过程中黏胶面互相粘黏,通常在生产出黏胶面后,黏胶面会立刻附上一层薄膜模体,以防止黏胶面粘黏,因此在胶带生产完成后,在进行收卷成型前,需要将薄膜模体进行剥离,即需要采用到脱模装置,脱模后胶带会立刻绕卷成型,属于胶带生产中的末位环节。

2、但是现有的薄膜胶带脱模装置,胶带的脱模装置,仅为单一的脱模功能,利用自粘辊,将胶带黏胶面的薄膜模体直接粘黏至辊体上,不断拉扯收卷,脱模后的胶带还需要进行一定长度的运输进入绕卷收集的机器中,再进行绕卷成型,会浪费较多的时间,绕卷收集和脱模难以一次性完成,使得生产效率低下。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表面上方左端固定安装有进料通道(2),所述进料通道(2)的内侧左端上下分布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两个限位辊(3),且限位辊(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工作台(1)的表面上方右端设置有脱模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4)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表面上方右端的装配架(401),所述装配架(401)的表面对向一侧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传动杆(402),所述传动杆(402)的后端贯穿装配架(401)设置有驱动电机(404),所述传动杆(402)的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表面上方左端固定安装有进料通道(2),所述进料通道(2)的内侧左端上下分布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两个限位辊(3),且限位辊(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工作台(1)的表面上方右端设置有脱模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4)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表面上方右端的装配架(401),所述装配架(401)的表面对向一侧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传动杆(402),所述传动杆(402)的后端贯穿装配架(401)设置有驱动电机(404),所述传动杆(402)的前端贯穿装配架(401)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4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4)还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装配架(401)表面对向一侧上下分布的两根收卷辊(403),所述收卷辊(403)的前端均贯穿装配架(401)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406),所述从动齿轮(406)与主动齿轮(405)相互啮合,且上方收卷辊(40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自粘胶圈(4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超薄型薄膜胶带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表面上方中部设置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由支撑架(501)、丝杆(502)、导向杆(503)、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寿发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晨光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