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16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包括荷正电脱盐层、超滤支撑层、荷负电脱盐层,所述超滤支撑层设置于所述荷正电脱盐层与所述荷负电脱盐层之间,所述荷正电脱盐层和荷负电脱盐层均嵌设在所述超滤支撑层的皮层孔道中,实现三层结构紧密结合。本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切换进出水方向,即可实现两种纳滤膜电荷性的功能性切换,可对目标多价离子进行有效拦截,而无需更换不同荷电性纳滤膜元件,从而大大降低膜系统的运行成本,易于工业化,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纳滤膜,特别涉及一种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


技术介绍

1、纳滤是膜分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通量大,操作压力低等特点。纳滤的分离精度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截留分子量一般为200~2000da,对于小分子有机物、多价盐、染料等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纳滤的适用体系较广,可针对实际应用的需要设计具有特殊性能的纳滤膜。

2、目前大部分商品化纳滤膜为传统的聚酰胺复合膜,根据膜中固定电荷电性的不同,可分为荷正电纳滤膜和荷负电纳滤膜。荷负电纳滤膜通常对so42-、co32-等二价阴离子具有非常高的截留率,而对ni2+、cu2+、pb2+等阳离子的截留率则较低;而荷正电纳滤膜通常对mg2+、ni2+、cu2+、mn2+、cd2+、fe2+等二价阳离子具有非常高的截留率,而对so42-、co32-等阴离子的截留率则较低。

3、随着行业标准的提高,处理体系的复杂多样化,传统纳滤膜大多数是单面使用,结构通常为脱盐层+超滤支撑层,且脱盐层荷电性单一,若需对不同种类的多价离子进行有效拦截,就必须更换不同荷电性纳滤膜元件,操作繁琐,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该复合纳滤膜无需更换纳滤膜元件,只需切换进出水方向,即可实现两种纳滤膜电荷性的功能性切换,从而对目标多价离子进行有效拦截。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包括:荷正电脱盐层、超滤支撑层、荷负电脱盐层,所述超滤支撑层设置于所述荷正电脱盐层与所述荷负电脱盐层之间,所述荷正电脱盐层和荷负电脱盐层均嵌设在所述超滤支撑层的皮层及孔道中,实现三层结构紧密结合。

4、进一步的,所述荷正电脱盐层嵌设在所述超滤支撑层的皮层及孔道中。

5、进一步的,所述荷负电脱盐层嵌设在所述超滤支撑层的皮层及孔道中。

6、进一步的,所述荷正电脱盐层和荷负电脱盐层材质均为聚酰胺。

7、进一步的,所述荷正电脱盐层材质具体为聚乙烯亚胺与均苯三甲酰氯。

8、进一步的,所述荷负电脱盐层材质具体为哌嗪与均苯三甲酰氯。

9、进一步的,所述超滤支撑层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

10、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纳滤膜的结构选自平板式或中空纤维式。

11、进一步的,所述荷正电脱盐层厚度在30-100nm;荷负电脱盐层厚度在30-100nm;超滤支撑层厚度在20-100um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3、1、本技术通过在中间层超滤支撑层的正反两面分别设置荷正电脱盐层和荷负电脱盐层兼具常规不同电荷纳滤膜的功能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正向和反向两种过滤方式都可适用,只需切换进出水方向,即可实现两种纳滤膜电荷性的功能性切换,从而对目标多价离子的有效拦截,而无需更换不同荷电性纳滤膜元件,从而大大降低膜系统的运行成本,易于工业化,成本低,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14、2、本技术所得到的复合纳滤膜具有较高的水通量和对二价阴离子盐溶液和二价阳离子盐溶液中的二价阳离子盐和二价阴离子盐具有较高的截留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荷正电脱盐层(1)、超滤支撑层(2)、荷负电脱盐层(3),所述超滤支撑层(2)设置于所述荷正电脱盐层(1)与所述荷正电脱盐层(1)之间,所述荷正电脱盐层(1)和荷负电脱盐层(3)均嵌设在所述超滤支撑层(2)中,实现三层结构紧密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荷正电脱盐层(1)嵌设在所述超滤支撑层(2)一侧的皮层及孔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负电脱盐层(3)嵌设在所述超滤支撑层(2)另一侧的皮层及孔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荷正电脱盐层(1)和荷负电脱盐层(3)材质均为聚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支撑层(2)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滤膜的结构选自平板式或中空纤维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荷正电脱盐层(1)厚度在30-100nm;荷负电脱盐层(3)厚度在30-100nm;超滤支撑层(2)厚度在20-100u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荷正电脱盐层(1)、超滤支撑层(2)、荷负电脱盐层(3),所述超滤支撑层(2)设置于所述荷正电脱盐层(1)与所述荷正电脱盐层(1)之间,所述荷正电脱盐层(1)和荷负电脱盐层(3)均嵌设在所述超滤支撑层(2)中,实现三层结构紧密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荷正电脱盐层(1)嵌设在所述超滤支撑层(2)一侧的皮层及孔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脱盐层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负电脱盐层(3)嵌设在所述超滤支撑层(2)另一侧的皮层及孔道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蒙林小锋冯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