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混,尤其涉及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生物降解地膜是能被生物降解,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的新型地膜,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侵蚀塑料薄膜后,由于细胞的增长使聚合物组分水解、电离或质子化,发生机械性破坏,分裂成低聚物碎片。真菌或细菌分泌的酶使水溶性聚合物分解或氧化降解成水溶性碎片,生成新的小分子化合物,直至最终分解成co2和h2o。
2、生物降解地膜是材料与传统的化合物地膜相比,其原材料要求更多,主要是通过pbat降解混合颗粒、碳酸钙、相容剂、紫外线吸收剂、分散剂和复合抗氧剂等材料进行吹膜加工而成,现有的混料装置,将原材料按照比例放入混料机内,再通过高温使得pbat降解混合颗粒进行溶化实现原料的混合,可降低地膜的原料中有一些不耐高温的材料,长时间处在熔化状态的颗粒料内,会出现变质,使其添加剂效果降低,影响后续的出膜效果,并且一些添加剂如碳酸钙等与热融混合颗粒不溶,若碳酸钙粉末颗粒较大时,极难混合均匀,影响后续的降解效果,基于此,现提出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可降低地膜的原料中有一些不耐高温的材料,长时间处在熔化状态的颗粒料内,会出现变质,使其添加剂效果降低,影响后续的出膜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及其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及其方法
4、所述加热混合室内顶部设置有能开启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混合电机,所述混合电机输出端安装有加热搅拌叶片;
5、所述风鼓加料室包括开设在内部与加热混合室相连通的挤出输送件和设置在外部的多个配料处理件;
6、所述挤出输送件包括开设在加热混合室外侧壁上的多个加料腔,所述加料腔侧壁开设有与加热混合室连通的进料通道和与均匀混料室连通的出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与出料通道内均设置有挤出件;
7、所述配料处理件包括研磨座,所述研磨座上方转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内部通过固定柱连接有研磨球,所述风鼓加料室外侧壁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控传动件控制研磨座进行转动,所述研磨座底部设置有气动输送座,所述气动输送座通过气动高压喷射装置连接有与加料腔相连通的喷射罩体;
8、所述均匀混料室内部设置有由混料电机驱动的混合搅拌叶片,所述均匀混料室一侧设置有用于出料的挤出管道。
9、优选地,所述加热混合室底部设置有集中出料口,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与集中出料口连接,所述集中出料口处设置有电动闸门。
10、优选地,所述挤出件包括螺旋挤出叶片和输送轴,所述风鼓加料室底部设置有输送电机,所述风鼓加料室内部开设有两个传动腔,所述输送轴端部贯穿至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斜齿轮,所述输送电机输出端贯穿至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与多个斜齿轮啮合连接的斜齿盘。
11、优选地,所述端盖通过连接块与共混室侧壁连接,所述研磨座通过轴承座与共混室侧壁连接,所述研磨座内开设有研磨口,所述研磨球处在研磨口内。
12、优选地,所述联控传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共混室侧壁上的传动齿环,所述研磨座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环啮合连接的转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环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
13、优选地,所述气动高压喷射装置包括与高压发生器连接的气动阀,所述气动阀通过低压供料管路与端盖连接,通过高压供气管路与气动输送座连接,所述研磨球开设有与低压供料管路连通的供料通道。
14、优选地,所述气动输送座内开设有与喷射罩体连通的喷射口,所述研磨口底部开设有与喷射口相连通的竖直储料口,所述喷射口另一端开设有气动腔,所述气动腔内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有气动活塞,所述气动活塞通过连接环连接有内管体,所述内管体处在喷射口内,其上开设有与竖直储料口相适配的配合开口。
15、一种共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可降解颗粒热融:将多种可降解颗粒和耐热型粉末添加剂在加热混合室内进行混合,并在混合过程中不断的加热,制成热熔地膜胶体;
17、s2、添加剂研磨:将添加剂放入到研磨座内的研磨口中,通过研磨座的持续转动,使得研磨球实现将添加剂进行研磨成粉末;
18、s3、添加剂均匀混料:通过低压供料管路将呈粉末状的添加剂输送到喷射口中,在高压供气管路作用下将粉末状添加剂快速喷射到加料腔内,对经挤出件输送的热熔地膜胶体进行喷射混合;
19、s4、搅拌混合出料:粘附混合有添加剂的原料经出料通道输送到均匀混料室内,在均匀混料室内进行快速混合均匀。
20、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1、本方案针对可降解地膜改性料在共混过程中,受温度影响的添加剂持续加热搅拌会造成成品地膜降解效果不佳的情况进行设计,将添加剂与可降解颗粒分别进行研磨和热熔处理,并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高压气体将研磨成粉末的添加剂均匀混合在热熔可降解材料上,使其均匀粘附在表面,缩短后期的搅拌时间,进而降低添加剂与材料的混合时间,降低温度对添加剂的影响,保证成型地膜的质量。
22、本方案通过设置研磨座和研磨球,通过研磨座的高速转动,实现对添加剂材料的研磨,使得添加剂能成粉末状,并通过高压气体分散均匀输送到热熔料中,显著的提高不溶材料的添加剂的混合效果,保证后期地膜的降解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包括共混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室由上方的加热混合室(1)、中间的风鼓加料室(2)和下方的均匀混料室(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混合室(1)底部设置有集中出料口(17),多个所述进料通道(8)与集中出料口(17)连接,所述集中出料口(17)处设置有电动闸门(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件包括螺旋挤出叶片(19)和输送轴(20),所述风鼓加料室(2)底部设置有输送电机(21),所述风鼓加料室(2)内部开设有两个传动腔,所述输送轴(20)端部贯穿至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斜齿轮(22),所述输送电机(21)输出端贯穿至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与多个斜齿轮(22)啮合连接的斜齿盘(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1)通过连接块(24)与共混室侧壁连接,所述研磨座(10)通过轴承座与共混室侧壁连接,所述研磨座(10)内开设有研磨口(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控传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共混室侧壁上的传动齿环(26),所述研磨座(10)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环(26)啮合连接的转动齿轮(27),所述驱动电机(1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环(26)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高压喷射装置包括与高压发生器连接的气动阀(28),所述气动阀(28)通过低压供料管路(30)与端盖(11)连接,通过高压供气管路(29)与气动输送座(14)连接,所述研磨球(12)开设有与低压供料管路(30)连通的供料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输送座(14)内开设有与喷射罩体(15)连通的喷射口(31),所述研磨口(25)底部开设有与喷射口(31)相连通的竖直储料口(32),所述喷射口(31)另一端开设有气动腔,所述气动腔内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有气动活塞(33),所述气动活塞(33)通过连接环连接有内管体(34),所述内管体(34)处在喷射口(31)内,其上开设有与竖直储料口(32)相适配的配合开口(3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提出的共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包括共混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室由上方的加热混合室(1)、中间的风鼓加料室(2)和下方的均匀混料室(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混合室(1)底部设置有集中出料口(17),多个所述进料通道(8)与集中出料口(17)连接,所述集中出料口(17)处设置有电动闸门(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件包括螺旋挤出叶片(19)和输送轴(20),所述风鼓加料室(2)底部设置有输送电机(21),所述风鼓加料室(2)内部开设有两个传动腔,所述输送轴(20)端部贯穿至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斜齿轮(22),所述输送电机(21)输出端贯穿至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与多个斜齿轮(22)啮合连接的斜齿盘(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1)通过连接块(24)与共混室侧壁连接,所述研磨座(10)通过轴承座与共混室侧壁连接,所述研磨座(10)内开设有研磨口(25),所述研磨球(12)处在研磨口(2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共混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博,刘宁,李承玲,刘沛含,于居盟,鲍峰,王祝鹏,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东盛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