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箱,具体涉及一种行星轮机构。
技术介绍
1、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获取单机更大的发电量和更高的发电效率,风机逐渐向更大兆瓦级发展,风机的体积更大、重量更重,风机内部各零部件均需要承受更大的载荷,需要更大的强度和寿命,同时也需要控制零部件开发成本。
2、风机增速箱是风机将低转速叶片转动的能量传递给发电机进行发电的主传动部件,设计紧凑型高承载的增速箱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更加符合低成本的要求。行星轮机构是风机增速箱中普遍使用的机构,具有较大的传动比,可以使风机主传动链较快地增速,达到发电要求。行星轮机构包括行星轮以及用于转动安装行星轮的行星轴,行星轮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行星轴上,由于行星轮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以及受有限的空间限制,行星轮配合的轴承一般采用多套无外圈圆柱滚子轴承组配,行星轮的内壁充当轴承的外圈滚道,无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及行星轮上的外圈滚道形成一种圆柱滚子轴承结构。
3、在风机运转过程中,行星轮会承受很大的径向载荷,也会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寿命将影响行星轮的性能,无外圈圆柱滚子轴承为了使滚子稳定运转,内圈需要设置双挡边结构,即内圈两端均设有用于对滚子进行挡止限位的挡边,这种行星轮机构如图1所示,行星轮1通过两套无外圈圆柱滚子轴承转动安装在行星轴2上,无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内圈3和圆柱滚子4,内圈3两端分别设有挡边301,圆柱滚子4安装在两侧挡边301之间的滚道上,行星轮1的中心孔的内壁上设有挡肩101,两套无外圈圆柱滚子轴承的圆柱滚子4分别设置在挡肩101两侧,两侧圆
4、而上述这种结构,在圆柱滚子4承受轴向力而使挡边301与圆柱滚子4接触时,会出现滑动摩擦,使得圆柱滚子4与挡边301磨损比较大,长时间使用后有失效风险,影响使用寿命,而且,利用内圈3的挡边301承受圆柱滚子4上的轴向力,对挡边301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内圈3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轮机构,以解决目前的行星轮机构通过内圈上的挡边与圆柱滚子配合承受轴向力的结构会使圆柱滚子与挡边磨损较大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行星轮机构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行星轮机构,包括行星轴,行星轴上通过圆柱滚子轴承结构转动安装有行星轮,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结构包括固定装配在行星轴上的内圈和位于行星轮和内圈之间的圆柱滚子,所述内圈为无挡边内圈,所述圆柱滚子可相对内圈轴向移动,行星轮与行星轴之间于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轴向上至少一侧设有轴向承力轴承,轴向承力轴承用于在行星轮与行星轴之间传递轴向力,轴向承力轴承包括轴向承力滚子和轴向承力滚道且在行星轮或行星轴受到轴向力时使轴向承力滚子顶压在轴向承力滚道上。
4、进一步地,轴向承力轴承的内套圈和外套圈上分别设有轴向承力滚道,行星轮上设有用于在轴向上对外套圈进行挡止限位的外挡止结构,行星轴上设有用于在轴向上对内套圈进行挡止限位的内挡止结构。
5、进一步地,轴向承力轴承在径向上与行星轮或行星轴间隔设置以避免轴向承力轴承承受行星轮或行星轴上的径向力。
6、进一步地,圆柱滚子轴承结构沿行星轴的轴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相邻两圆柱滚子轴承结构之间设有所述的轴向承力轴承且该轴向承力轴承的外套圈轴向两侧分别设有挡圈,挡圈与行星轮固定并构成与外套圈端面挡止配合的外挡止结构。
7、进一步地,行星轮上于轴向承力轴承的外套圈轴向两侧挡圈之间设有挡肩,轴向承力轴承的外套圈的轴向尺寸与挡肩的轴向尺寸相同。
8、进一步地,圆柱滚子轴承结构沿行星轴的轴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相邻两圆柱滚子轴承结构之间设有所述的轴向承力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内圈端面构成与内套圈端面挡止配合的内挡止结构。
9、进一步地,轴向承力轴承的内套圈径向厚度大于外套圈径向厚度。
10、进一步地,圆柱滚子轴承结构包括设置在行星轮内壁上的滚柱滚道,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轴向一侧设有所述的轴向承力轴承、另一侧设有用于对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圆柱滚子进行轴向限位的挡环,挡环与行星轮固定。
11、进一步地,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轴向一侧设有所述的轴向承力轴承、另一侧设有用于对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内圈进行轴向限位的挡套,挡套与行星轴固定。
12、进一步地,轴向承力轴承的轴向尺寸小于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轴向尺寸。
13、本专利技术的行星轮机构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的行星轮机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行星轮通过圆柱滚子轴承结构转动安装在行星轴上,在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轴向上至少一侧设置了轴向承力轴承,利用轴向承力轴承在行星轮与行星轴之间传递轴向力,在行星轮或行星轴受到轴向力时,轴向力传递到轴向承力轴承上,轴向承力轴承受到轴向力时,会转化为轴向承力轴承的轴向承力滚子与轴向承力滚道的顶压作用力,轴向承力滚子顶压在轴向承力滚道上并形成滚动摩擦,也即在行星轮机构受到轴向力时,利用轴向承力轴承承受轴向力并形成滚动摩擦,使用可靠,内圈不再设置挡边,可以避免圆柱滚子承受轴向力而与对其轴向限位的内圈挡边形成较大磨损,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轮机构,包括行星轴,其特征是,行星轴上通过圆柱滚子轴承结构转动安装有行星轮,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结构包括固定装配在行星轴上的内圈和位于行星轮和内圈之间的圆柱滚子,所述内圈为无挡边内圈,所述圆柱滚子可相对内圈轴向移动,行星轮与行星轴之间于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轴向上至少一侧设有轴向承力轴承,轴向承力轴承用于在行星轮与行星轴之间传递轴向力,轴向承力轴承包括轴向承力滚子和轴向承力滚道且在行星轮或行星轴受到轴向力时使轴向承力滚子顶压在轴向承力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轴向承力轴承的内套圈和外套圈上分别设有轴向承力滚道,行星轮上设有用于在轴向上对外套圈进行挡止限位的外挡止结构,行星轴上设有用于在轴向上对内套圈进行挡止限位的内挡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轴向承力轴承在径向上与行星轮或行星轴间隔设置以避免轴向承力轴承承受行星轮或行星轴上的径向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圆柱滚子轴承结构沿行星轴的轴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相邻两圆柱滚子轴承结构之间设有所述的轴向承力轴承且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行星轮上于轴向承力轴承的外套圈轴向两侧挡圈之间设有挡肩,轴向承力轴承的外套圈的轴向尺寸与挡肩的轴向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圆柱滚子轴承结构沿行星轴的轴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相邻两圆柱滚子轴承结构之间设有所述的轴向承力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内圈端面构成与内套圈端面挡止配合的内挡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轴向承力轴承的内套圈径向厚度大于外套圈径向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圆柱滚子轴承结构包括设置在行星轮内壁上的滚柱滚道,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轴向一侧设有所述的轴向承力轴承、另一侧设有用于对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圆柱滚子进行轴向限位的挡环,挡环与行星轮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轴向一侧设有所述的轴向承力轴承、另一侧设有用于对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内圈进行轴向限位的挡套,挡套与行星轴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轴向承力轴承的轴向尺寸小于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轴向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机构,包括行星轴,其特征是,行星轴上通过圆柱滚子轴承结构转动安装有行星轮,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结构包括固定装配在行星轴上的内圈和位于行星轮和内圈之间的圆柱滚子,所述内圈为无挡边内圈,所述圆柱滚子可相对内圈轴向移动,行星轮与行星轴之间于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的轴向上至少一侧设有轴向承力轴承,轴向承力轴承用于在行星轮与行星轴之间传递轴向力,轴向承力轴承包括轴向承力滚子和轴向承力滚道且在行星轮或行星轴受到轴向力时使轴向承力滚子顶压在轴向承力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轴向承力轴承的内套圈和外套圈上分别设有轴向承力滚道,行星轮上设有用于在轴向上对外套圈进行挡止限位的外挡止结构,行星轴上设有用于在轴向上对内套圈进行挡止限位的内挡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轴向承力轴承在径向上与行星轮或行星轴间隔设置以避免轴向承力轴承承受行星轮或行星轴上的径向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其特征是,圆柱滚子轴承结构沿行星轴的轴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相邻两圆柱滚子轴承结构之间设有所述的轴向承力轴承且该轴向承力轴承的外套圈轴向两侧分别设有挡圈,挡圈与行星轮固定并构成与外套圈端面挡止配合的外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松阳,郑红威,刘好洁,王海威,刘晓明,刘敬旭,孙亚琼,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