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艳荣专利>正文

产科用人工破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102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科用人工破膜器,属于医疗器械,其结构包括杆体和后座,杆体为中空设置,其端头为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孔与其内腔连通,内腔中设置有中心杆,中心杆的前端设置有破膜刺,中心杆的后端与后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后座的外圆直径与杆体的相同,后座与杆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产科用人工破膜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准确、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产科用人工破膜器
技术介绍
人工破膜是临床产科用于促进产程的常用的医疗干预手段之一。目前,临 床最常用于该操作的器械是针头,具体操作方法是以两根或三根手指夹持针 头探入产道,凭借手指触知判断破膜穿刺的合适位置及时机,然后使针头前端 从并拢的指尖处暴露出来,以针尖轻挑刺穿羊膜以达到破膜目的。此外,还有 使用止血钳探入产道,通过捏夹撕裂羊膜从而实现破膜的。然而,无论是以针 头还是以止血钳进行人工破膜操作,虽然能成功地实现破膜,但在实际临床操 作中,往往存在很严重的弊病和隐患使用针头或者止血钳进行破膜操作时, 这些硬质器械被置入和抽出产道,增加了对产妇的不适剌激;此外,由于尖锐 的破膜器具暴露在外,很容易造成损伤,也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另外手 持这些器械进入产道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诊査的准确性,因而破膜常常不能 一次完成而需要多次穿刺或钳夹,增加了造成损伤的机会,并且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 单、安全可靠的产科用人工破膜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破膜器包括杆体和后 座,杆体为中空设置,其端头为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孔与杆体的内腔连 通,内腔中设置有中心杆,中心杆的前端设置有破膜剌,中心杆的后端与后座 固定连接在一起,后座的外圆直径与杆体的相同,后座与杆体的后端面之间设 置有弹簧。所述的杆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使用时,由于后座与杆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使得中心杆前端的破膜刺平时 縮在杆体内,在插入产道过程中,避免破膜刺对产妇造成伤害。根据杆体表面 的刻度线可以确定当前杆体进入深度,当到达合适位置时,按动后座压縮弹簧, 使破膜刺伸出杆体,之后即可进行破膜工作。本技术的产科用人工破膜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操作准确、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产,科用人工破膜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杆体,2、端头,3、中心孔,4、破膜刺,5、中心杆,6、刻度 线,7、弹簧,8、后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产科用人工破膜器,其结构包括杆体1和后座8,杆体1的外 表面设置有刻度线6,杆体l为中空设置,其端头2为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中 心孔3与杆体1的内腔连通,内腔中设置有中心杆5,中心杆5的前端设置有破 膜刺4,中心杆5的后端与后座8固定连接在一起,后座8的外圆直径与杆体1 的相同,后座8与杆体1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弹簧7。本技术的产科用人工破膜器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 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产科用人工破膜器,包括杆体和后座,其特征在于杆体为中空设置,其端头为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孔与杆体的内腔连通,内腔中设置有中心杆,中心杆的前端设置有破膜刺,中心杆的后端与后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后座的外圆直径与杆体的相同,后座与杆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产科用人工破膜器,包括杆体和后座,其特征在于杆体为中空设置,其端头为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孔与杆体的内腔连通,内腔中设置有中心杆,中心杆的前端设置有破膜刺,中心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荣
申请(专利权)人:赵艳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