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玉英专利>正文

一种胎头牵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680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胎头牵出器,胎头端后部连接牵引筒,边沿内侧设有一周橡胶管;牵引筒中部设有气压腔,牵引筒内设有活塞,胎头端的橡胶管通过导气管连通气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胎头容入胎头端,能够用力均匀的将胎头取出,避免对胎头的损伤,节省了胎头取出时间,降低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胎头牵出器
技术介绍
目前,妇产科进行的剖腹产中,有些患者因胎头下降位置较低,致使取出胎头困 难,医生需借助胎头吸出器取出胎头。现有技术的胎头吸出器一般是通过负压原理,将胎头 吸出,由于胎儿形状各异,进行吸出时,难保胎头与胎头吸出器外沿保持密封,容易造成负 压不足,需要多次吸引才能将胎头取出,延长了分娩时间,给孕妇带来了痛苦,严重时会造 成胎儿窒息。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取出胎头的胎头牵出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胎头牵出器, 包括一个碗状的胎头端,胎头端后部连接牵引筒,其特征在于胎头端的边沿内侧设有一周 的橡胶管;牵引筒中部设有气压腔,气压腔近胎头端的一端封闭,牵引筒内设有活塞,活塞 后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连接牵引筒外壁上的滑块,滑块处的牵引筒上开有轴向的滑槽,滑 槽的近活塞端设有锁定装置;胎头端的橡胶管通过导气管连通气压腔。本技术和以往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将婴儿胎头容入牵引器的胎头 端,然后可用力均勻的将胎头取出,避免对胎头的损伤,节省了胎头取出时间,降低了医务 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沿轴线的剖面图。图中,1、橡胶管,2、导气管,3、胎头端,4、牵引筒,5、活塞,6、活塞杆,7、锁定装置, 8、滑块,9、滑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看附图1、2,碗状的胎头端3后部连接牵引筒4,胎头端3的边沿内侧设有一周 的橡胶管1 ;牵引筒4中部设有气压腔,气压腔近胎头端3的一端封闭,牵引筒4内设有活 塞5,活塞5后部设有活塞杆6,活塞杆6弯曲连接牵引筒4外壁上的滑块8,滑块8处的牵 引筒4上开有轴向的滑槽9,滑槽9的近活塞5端设有锁定装置7 ;胎头端3的橡胶管1通 过导气管2连通气压腔;胎头端3上设有透气窗。滑动滑块8使活塞前行,橡胶管1内气压增大并开始膨胀,将胎头夹紧,持牵引筒 4向后牵引即可将胎头取出。权利要求一种胎头牵出器,包括一个碗状的胎头端,胎头端后部连接牵引筒,其特征在于胎头端的边沿内侧设有一周的橡胶管;牵引筒中部设有气压腔,气压腔近胎头端的一端封闭,牵引筒内设有活塞,活塞后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连接牵引筒外壁上的滑块,滑块处的牵引筒上开有轴向的滑槽,滑槽的近活塞端设有锁定装置;胎头端的橡胶管通过导气管连通气压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胎头牵出器,胎头端后部连接牵引筒,边沿内侧设有一周橡胶管;牵引筒中部设有气压腔,牵引筒内设有活塞,胎头端的橡胶管通过导气管连通气压腔。本技术可将胎头容入胎头端,能够用力均匀的将胎头取出,避免对胎头的损伤,节省了胎头取出时间,降低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文档编号A61B17/42GK201692020SQ20102024673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张玉英 申请人:张玉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胎头牵出器,包括一个碗状的胎头端,胎头端后部连接牵引筒,其特征在于:胎头端的边沿内侧设有一周的橡胶管;牵引筒中部设有气压腔,气压腔近胎头端的一端封闭,牵引筒内设有活塞,活塞后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连接牵引筒外壁上的滑块,滑块处的牵引筒上开有轴向的滑槽,滑槽的近活塞端设有锁定装置;胎头端的橡胶管通过导气管连通气压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英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