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香菊专利>正文

新型胎头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63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胎头吸引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由套筒(1)、单向排气阀(2)、单向进气阀(3)、锥形吸引罩(4)、导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后端外壁设有手柄(6)的套筒(1)内部滑动密封连接着上面设有“T”形抽拉杆(7)的活塞,套筒(1)前端侧壁设有单向排气阀(2),前端面上设有单向进气阀(3),单向进气阀(3)外端连接固定着前端设有锥形吸引罩(4)的导管(5),导管(5)后端上面设有泄压阀(8)。(*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胎头吸引器
技术介绍
产妇生产时往往需要人工助产,胎头吸引器是产科助产经常使用的助产器具。目 前,产科使用的胎头吸引器主要有直型、弯型、钟罩型等。但是,由于其临床使用时均存在吸 引力大小不易控制,需要两人配合操作等缺点,容易因反复吸引、滑脱或用力过大等因素造 成胎儿头部血肿、骨折及脑内出血等,严重影响了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吸引力大小容易掌握控制,单人 就能独立操作的新型胎头吸引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新型胎头吸引器由套筒、单向排气阀、单向进 气阀、锥形吸引罩、导管组成,后端外壁设有手柄的套筒内部滑动密封连接着上面设有“T” 形抽拉杆的活塞,套筒前端侧壁设有单向排气阀,前端面上设有单向进气阀,单向进气阀外 端连接固定着前端设有锥形吸引罩的导管,导管后端上面设有泄压阀。使用时,先在锥形吸引罩前端涂上润滑液,使锥形吸引罩的开口端全部滑入阴道 并与胎儿头部贴紧,然后手握套筒连续抽推套筒内的手柄,吸引罩内形成负压后即可吸住 胎头,然后握住套筒进行牵引,当胎头娩出后,打开泄压阀,解除吸引罩内负压,胎头与吸引 罩即可分离。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单人即可进行操作,用于产科助产时负 压稳定可控,可连续增压,快速降压,不易滑脱和漏气,避免因用力过大、滑脱等造成胎儿头 部血肿、骨折及脑内出血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该新型胎头吸引器由套筒1、单 向排气阀2、单向进气阀3、锥形吸引罩4、导管5组成,后端外壁设有手柄6的套筒1内部滑 动密封连接着上面设有“T”形抽拉杆7的活塞,套筒1前端侧壁设有单向排气阀2,前端面 上设有单向进气阀3,单向进气阀3外端连接固定着前端设有锥形吸引罩4的导管5,导管 5后端上面设有泄压阀8。权利要求一种新型胎头吸引器,由套筒(1)、单向排气阀(2)、单向进气阀(3)、锥形吸引罩(4)、导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后端外壁设有手柄(6)的套筒(1)内部滑动密封连接着上面设有“T”形抽拉杆(7)的活塞,套筒(1)前端侧壁设有单向排气阀(2),前端面上设有单向进气阀(3),单向进气阀(3)外端连接固定着前端设有锥形吸引罩(4)的导管(5),导管(5)后端上面设有泄压阀(8)。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胎头吸引器,涉及医疗器械
,它由套筒(1)、单向排气阀(2)、单向进气阀(3)、锥形吸引罩(4)、导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后端外壁设有手柄(6)的套筒(1)内部滑动密封连接着上面设有“T”形抽拉杆(7)的活塞,套筒(1)前端侧壁设有单向排气阀(2),前端面上设有单向进气阀(3),单向进气阀(3)外端连接固定着前端设有锥形吸引罩(4)的导管(5),导管(5)后端上面设有泄压阀(8)。文档编号A61B17/42GK201675995SQ20102016744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朱香菊 申请人:朱香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胎头吸引器,由套筒(1)、单向排气阀(2)、单向进气阀(3)、锥形吸引罩(4)、导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后端外壁设有手柄(6)的套筒(1)内部滑动密封连接着上面设有“T”形抽拉杆(7)的活塞,套筒(1)前端侧壁设有单向排气阀(2),前端面上设有单向进气阀(3),单向进气阀(3)外端连接固定着前端设有锥形吸引罩(4)的导管(5),导管(5)后端上面设有泄压阀(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香菊
申请(专利权)人:朱香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