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间隙模型及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05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对雷电冲击及/或静电进行放电的放电间隙模型及电源装置。其目的在于提高放电间隙模型对放电的耐久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放电间隙模型的特征是,在第一放电用模型(41、44)上设有与第二放电用模型(42、45)相对的第一侧面(41A、44A),在上述第二放电用模型(42、45)上设有与上述第一侧面(41A、44A)相对的第二侧面(42A、45A),并将上述第一侧面(41A、44A)与上述第二侧面(42A、45A)大体平行地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电间隙模型及电源装置,特別涉及雷电冲击及/或静电放电 的放电间隙模型及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图7是表示现有的放电间隙模型的俯视图。图7中,F表示第一放电用模型 201的前端201A和第二放电用模型202的前端202A之间的规定间隔(以下,称 为规定间隔)。另夕卜,规定间隔F是适合于因雷电冲击及/或静电的能量而进 4亍;改电的间隔。参照图7,现有的放电间隙模型200是雷电沖击及/或静电放电用的模型, 由第一及第二放电用模型201、 202构成。第一放电用模型201做成前端尖的形 状(具体的是三角形),从第一配线模型204突出。第一放电用模型201做成与 第 一配线;漠型204的厚度相同。第二放电用模型202与第二配线模型205—体构成。第二放电用模型202估文 成前端尖的形状(具体的是三角形),并从第二配线模型205突出。第二放电用 模型202做成与第二配线模型205的厚度相同。第一及第二放电用模型201、 202配置成第一放电用模型201的前端201A与 第二放电用模型202的前端202A相对的同时,前端201和前端202A之间为规定 的间隔F。采用上述结构的放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间隙模型,具有: 第一放电用模型,其与第一配线模型连接,并突出于上述第一配线模型; 第二放电用模型,其与上述第一配线模型和跟上述第一放电用模型进行了电绝缘的第二配线模型连接,并突出于上述第二配线模型的同时,与上述第一放电 用模型相对配置; 将上述第一放电用模型和上述第二放电用模型之间做成规定的间隔,并在上述第一放电用模型和上述第二放电用模型之间对雷电冲击及/或静电进行放电;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放电用模型上设有与上述第二放电用模型相对的第一侧面 ,在上述第二放电用模型上设有与上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并将上述第一侧面与上述第二侧面大体平...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7-8 2008-1783091.一种放电间隙模型,具有第一放电用模型,其与第一配线模型连接,并突出于上述第一配线模型;第二放电用模型,其与上述第一配线模型和跟上述第一放电用模型进行了电绝缘的第二配线模型连接,并突出于上述第二配线模型的同时,与上述第一放电用模型相对配置;将上述第一放电用模型和上述第二放电用模型之间做成规定的间隔,并在上述第一放电用模型和上述第二放电用模型之间对雷电冲击及/或静电进行放电;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放电用模型上设有与上述第二放电用模型相对的第一侧面,在上述第二放电用模型上设有与上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并将上述第一侧面与上述第二侧面大体平行地配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间隙模型,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 一及第二放电用模型的形状是矩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间隙模型,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放电用模型的上表面设置了导电部件。4. 一种放电间隙模型,是对雷电冲击及/或静电进行放电的放电间隙模型, 其特征在于,具有放电用模型,其与第一配线模型连接,并突出于上述第一配线才莫型; 第二配线模型,其在与上述放电用模型相对的部分上具有放电区域的同时,与上述第一配线模型及上述放电用模型进行了电绝缘;上述放电用模型与同上述放电区域相对应的部分的上述第二配线模型之间做成规定间隔;在上述放电用模型上设有与同上述放电区域相对应的部分的上述第二配 线模型的侧面相对的放电用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山隆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