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的智能新能源汽车队列控制策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05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2
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的智能新能源汽车队列控制策略,属于智能交通控制领域,主要是在新能源汽车队列控制中估计并补偿扰动,调整被控车辆的控制策略保证整个车队在匹配扰动和不匹配扰动的条件下保持行进的一致性,稳定性和通行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建立带有匹配扰动和不匹配扰动的新能源汽车队列系统模型;建立新能源汽车队列滑模误差;建立新能源汽车队列耦合滑模误差;建立新能源汽车队列智能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建立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的智能新能源汽车队列控制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队列智能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交通控制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的智能新能源汽车队列控制策略


技术介绍

1、在现代交通系统中,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队列控制对于提升交通系统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消耗和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研究方向和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新能源汽车队列控制的目标是实现多辆汽车在同一车道上以最小的安全车距形成稳定队列,并以相同速度稳定行驶,从而增加交通流量、提高行驶安全性和降低能源消耗。目前,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队列控制研究中,研究成果都是针对受到模型不确定性,滚动阻力和风阻影响的车辆系统进行控制设计,而在很多实际新能源汽车队列中个体车也会受到动力摩擦和速度不确定性等不匹配扰动的影响,因此现有的控制策略很难甚至无法实现对受到不匹配扰动的新能源汽车队列的控制。此外,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扰动观测技术通常需要预先知道扰动的边界,但在实际交通场景中,这些边界往往难以确定,导致现有技术难以有效观测和应对新能源汽车队列控制的扰动问题。在存在匹配和不匹配扰动的情况下,车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的智能新能源汽车队列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带有匹配扰动和不匹配扰动的新能源汽车队列系统模型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新能源汽车队列系统位置误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新能源汽车队列耦合滑模误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建立新能源汽车队列智能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的智能新能源汽车队列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带有匹配扰动和不匹配扰动的新能源汽车队列系统模型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新能源汽车队列系统位置误差: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杰王一光詹萧颜蒋永强唐旭滨杨明昊丁云朋童岸卿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