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05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2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属于印刷机配件技术领域,机体内设置有减压装置和供墨装置,供墨装置与减压装置连通,减压装置与机体内喷头连通,本申请通过机体内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压力板且压力板将第一壳体分隔为气腔和液腔,第一壳体的液腔通过第一供墨管与减压装置连通,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气腔的压力表,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供压组件且供压组件与第一壳体内的气腔连通,第一壳体的液腔上设置有注墨塞,第一壳体的气腔上设置有排气塞,实现了对墨盒连供的压力调整,避免了因连供压力过大或过小导致供墨失败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印刷机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


技术介绍

1、墨盒是印刷机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它用于储存油墨给印刷机喷头提供油墨来源完成打印,市场上基本上的墨盒都是内置的墨盒,即安装在印刷机内部,不能从外部进行墨水的补给,这种墨盒的弊端就在于用完油墨之后必须更换和拆装重新安装新的墨盒才能完成工作,在用完墨盒丢弃之后带来废物回收的工序,不利于节约环保,

2、目前现有的连供装置在供墨过程中会导致供墨压力过大或过小导致连供失败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

2、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减压装置和供墨装置,供墨装置与减压装置连通,减压装置与机体内喷头连通,所述供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压力板且压力板将第一壳体分隔为气腔和液腔,第一壳体的液腔通过第一供墨管与减压装置连通,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气腔的压力表,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供压组件且供压组件与第一壳体内的气腔连通,第一壳体的液腔上设置有注墨塞,第一壳体的气腔上设置有排气塞。

3、进一步,所述供压组件包括:加压管,所述第一壳体上连通有加压管,加压管内滑动连接有加压杆,加压管端部设置有第一单向气阀,加压管内设置有用于进气的气道,气道端部设置有第二单向气阀。

4、进一步,所述减压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上均设置有通孔,第二壳体上连接有多个用于与通孔配合的阻挡组件,第二壳体通过第二供墨管与机体内的喷头连通,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气孔。

5、进一步,所述第二壳体被多个分隔板分为注墨腔、缓压腔和供墨腔,所述注墨腔与第二供墨管一端连通,供墨腔与第一供墨管一端连通,注墨腔、缓压腔和供墨腔上均连通有气孔。

6、进一步,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机体内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电机,第二壳体上连接有限位架,限位架上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穿过第二壳体且与第二壳体滑动连接,滑杆上连接有用于与电机输出端上的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滑杆端部设置有用于与通孔配合连接的挡板。

7、进一步,所述通孔下端面连接有多个与挡板滑动连接的l型限位块。

8、进一步,所述滑杆与第二壳体连接处设置有胶圈。

9、进一步,所述气孔内设置有仅有透气性的橡胶堵。

10、进一步,所述第一供墨管与第一壳体连接处设置有便于对接的锥形头。

11、进一步,多个所述阻挡组件与机体控制板电连接。

12、有益效果:

13、本申请通过机体内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压力板且压力板将第一壳体分隔为气腔和液腔,第一壳体的液腔通过第一供墨管与减压装置连通,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气腔的压力表,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供压组件且供压组件与第一壳体内的气腔连通,第一壳体的液腔上设置有注墨塞,第一壳体的气腔上设置有排气塞,实现了对墨盒连供的压力调整,避免了因连供压力过大或过小导致供墨失败的情况出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减压装置(2)和供墨装置(3),供墨装置(3)与减压装置(2)连通,减压装置(2)与机体(1)内喷头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装置(3)包括:第一壳体(31),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第一壳体(31),第一壳体(31)内滑动连接有压力板(32)且压力板(32)将第一壳体(31)分隔为气腔和液腔,第一壳体(31)的液腔通过第一供墨管(33)与减压装置(2)连通,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气腔的压力表(34),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供压组件(35)且供压组件(35)与第一壳体(31)内的气腔连通,第一壳体(31)的液腔上设置有注墨塞(36),第一壳体(31)的气腔上设置有排气塞(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压组件(35)包括:加压管(351),所述第一壳体(31)上连通有加压管(351),加压管(351)内滑动连接有加压杆(352),加压管(351)端部设置有第一单向气阀(353),加压管(351)内设置有用于进气的气道(354),气道(354)端部设置有第二单向气阀(3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装置(2)包括:第二壳体(21),所述第二壳体(21)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22)上均设置有通孔(23),第二壳体(21)上连接有多个用于与通孔(23)配合的阻挡组件(24),第二壳体(21)通过第二供墨管(25)与机体(1)内的喷头连通,所述第二壳体(21)上设置有多个气孔(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1)被多个分隔板(22)分为注墨腔(211)、缓压腔(212)和供墨腔(213),所述注墨腔(211)与第二供墨管(25)一端连通,供墨腔(213)与第一供墨管(33)一端连通,注墨腔(211)、缓压腔(212)和供墨腔(213)上均连通有气孔(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24)包括:固定座(241),所述机体(1)内连接有固定座(241),固定座(241)上设置有电机(242),第二壳体(21)上连接有限位架(243),限位架(243)上滑动连接有滑杆(244),滑杆(244)穿过第二壳体(21)且与第二壳体(21)滑动连接,滑杆(244)上连接有用于与电机(242)输出端上的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245),滑杆(244)端部设置有用于与通孔(23)配合连接的挡板(2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3)下端面连接有多个与挡板(246)滑动连接的L型限位块(2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44)与第二壳体(21)连接处设置有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26)内设置有仅有透气性的橡胶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墨管(33)与第一壳体(31)连接处设置有便于对接的锥形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阻挡组件(24)与机体(1)控制板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减压装置(2)和供墨装置(3),供墨装置(3)与减压装置(2)连通,减压装置(2)与机体(1)内喷头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装置(3)包括:第一壳体(31),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第一壳体(31),第一壳体(31)内滑动连接有压力板(32)且压力板(32)将第一壳体(31)分隔为气腔和液腔,第一壳体(31)的液腔通过第一供墨管(33)与减压装置(2)连通,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气腔的压力表(34),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供压组件(35)且供压组件(35)与第一壳体(31)内的气腔连通,第一壳体(31)的液腔上设置有注墨塞(36),第一壳体(31)的气腔上设置有排气塞(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压组件(35)包括:加压管(351),所述第一壳体(31)上连通有加压管(351),加压管(351)内滑动连接有加压杆(352),加压管(351)端部设置有第一单向气阀(353),加压管(351)内设置有用于进气的气道(354),气道(354)端部设置有第二单向气阀(3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装置(2)包括:第二壳体(21),所述第二壳体(21)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22)上均设置有通孔(23),第二壳体(21)上连接有多个用于与通孔(23)配合的阻挡组件(24),第二壳体(21)通过第二供墨管(25)与机体(1)内的喷头连通,所述第二壳体(21)上设置有多个气孔(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墨盒连供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盛世润裕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