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989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1)制备黄、品红、青三种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2)将印制内容进行分色,分成黄、品红、青三种基础原色;(3)通过CTP直接制版技术,在印版上制作图文;(4)通过多色组印刷滚筒,将三种无色荧光防伪油墨按照特定的印刷色序进行上墨、匀墨;(5)正式印刷,将油墨转印到承印物表面;(6)对印刷品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呈现的彩色效果进行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黄、品红、青三种基础原色在相互叠加后可以呈现多种颜色的特点,通过紫外光激发后显黄、显品红、显青的无色荧光防伪油墨转印到承印物表面最终呈现彩色效果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具体涉及一种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防伪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大多数防伪工艺仍主要依赖于紫外光激发防伪技术。紫外光激发防伪技术利用紫外光照射特定荧光物质,使其发出可见光,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紫外光激发荧光防伪技术的色彩丰富。通过选用不同的荧光物质,可以实现多种颜色的荧光效果,使得防伪标识更加醒目、易于识别。这种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防伪效果,还增加了产品的美观度。现有的紫外光激发防伪技术多为显单种颜色防伪工艺,这种防伪技术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色彩单调,防伪工艺相对简单以及技术模仿难度小的特点,使得伪造者可以轻易模仿,降低了防伪技术的有效性。

2、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色彩丰富、防伪工艺复杂、技术模仿难度大的新型防伪技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利用黄、品红、青三种基础原色在相互叠加后可以呈现多种颜色的特点,通过紫外光激发后显黄、显品红、显青的无色荧光防伪油墨转印到承印物表面最终呈现彩色效果工艺。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3、一种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4、(1)制备黄、品红、青三种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

5、(2)将印制内容进行分色,分成黄、品红、青三种基础原色;

6、(3)通过ctp直接制版技术,在印版上制作图文;

7、(4)通过多色组印刷滚筒,将三种无色荧光防伪油墨按照特定的印刷色序进行上墨、匀墨;

8、(5)正式印刷,将油墨转印到承印物表面;

9、(6)对印刷品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呈现的彩色效果进行检验。

10、进一步地,步骤(1)中黄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或品红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的制备方法为:将10-15重量份黄色碳点粉末或品红色碳点粉末和50-60重量份水性醇酸丙烯酸树脂、20-25重量份去离子水、1-3重量份分散剂、1-3重量份消泡剂、3-4重量份偶联剂、1-5重量份增稠剂搅拌分散,即得黄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或品红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

11、进一步地,水性醇酸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将24-33重量份亚麻油酸、13-18重量份豆油酸和22-25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带有搅拌装置、冷凝装置的反应器中,在氮气保护下,开启搅拌和冷凝水,升温至180℃,保温1h;加入0.5-1重量份丁基氧化锡和35-40重量份二甲苯,并将3-6重量份顺丁烯二酸酐和30-33重量份丙烯松香分两次加入其中,两次加入时间间隔10min,升温至210-220℃,保温1h后开始测酸值,当酸值小于15mgkoh/g时,降温至150℃,抽空真去除溶剂和低沸点组分,即得醇酸树脂;

13、s2.将8-13重量份醇酸树脂、9-1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9-15重量份丙烯酸丁酯、0.2-0.5重量份丙烯酸、0.5-0.8重量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5-0.8重量份反应型乳化剂cops-1、0.5-0.8重量份碳酸氢钠和55-68重量份去离子水加入反应器中,乳化30min,得到混合液b;将五分之一的混合液b加入带有搅拌装置和冷凝装置的反应器中,开启搅拌和冷凝水,升温至80℃,加入0.1-0.2重量份过硫酸铵,保温30min,滴加剩余五分之四的混合液b,2.5h滴加完毕,升温至85℃,保持5h,冷却、过滤,即得水性醇酸丙烯酸树脂。

14、进一步地,黄色碳点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2mmo l邻苯二胺溶解于50ml乙醇中,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在200℃反应5-8h,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将反应液在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并研磨得到黄色碳点粉末。

15、进一步地,品红色碳点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15mmo l柠檬酸和0.0015mmo l耐尔蓝a溶解于50ml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在200℃反应5-8h,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将反应液在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并研磨得到品红色碳点粉末。

16、进一步地,分散剂为油酸酰胺;

17、消泡剂为聚醚改性硅消泡剂;

18、偶联剂为水性硅烷偶联剂;

19、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20、进一步地,步骤(1)中青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的制备方法为:将10-15重量份青色碳点粉末、50-60重量份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20-25重量份去离子水、1-3重量份分散剂、1-3重量份消泡剂、3-4重量份偶联剂、1-5重量份增稠剂搅拌分散,即得青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

21、进一步地,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7-11重量份环氧树脂、20-2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丙酯、15-20重量份丙烯酸丁酯、15-20重量份丙烯酸羟乙酯、2-3重量份丙烯酸、1-2重量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2重量份反应型乳化剂cops-1、2-3重量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以及80-100重量份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加入0.3-0.5重量份碳酸氢钠,升温至30-35℃,乳化30min,得到混合液a;将三分之一的混合液a转移至反应器中并升温至80-83℃,加入0.2-0.3重量份过硫酸铵,搅拌并滴加剩余的混合液a,待反应液出现蓝相后再加入0.3-0.5重量份过硫酸铵,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2-3h,降温至40-50℃,加入氨水调节ph至8-9,保温10-20min,即得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

22、进一步地,青色碳点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2mmo l 4-二苯胺基苯甲醛和1mmo l尿素溶解于50ml乙醇中,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在200℃反应5-8h,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将反应液在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并研磨得到青色碳点粉末。

23、进一步地,分散剂为油酸酰胺;

24、消泡剂为聚醚改性硅消泡剂;

25、偶联剂为水性硅烷偶联剂;

26、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27、进一步地,步骤(4)中三种无色荧光防伪油墨的印刷色序为先黄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然后品红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最后青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

28、进一步地,步骤(5)中承印物为纸质包装盒、包装纸、报纸、书籍中的一种。

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30、(1)本专利技术中将印制内容进行分色,分成黄、品红、青三种基础原色,紫外光激发后显黄、显品红、显青的无色荧光防伪油墨转印到承印物表面,在紫外光的激发下,三种基础原色通过叠加呈现出彩色效果,可作为防伪鉴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黄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或品红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的制备方法为:将10-15重量份黄色碳点粉末或品红色碳点粉末和50-60重量份水性醇酸丙烯酸树脂、20-25重量份去离子水、1-3重量份分散剂、1-3重量份消泡剂、3-4重量份偶联剂、1-5重量份增稠剂搅拌分散,即得黄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或品红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水性醇酸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黄色碳点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2mmo l邻苯二胺溶解于50mL乙醇中,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在200℃反应5-8h,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将反应液在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并研磨得到黄色碳点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品红色碳点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15mmo l柠檬酸和0.0015mmo l耐尔蓝A溶解于50mL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在200℃反应5-8h,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将反应液在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并研磨得到品红色碳点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青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的制备方法为:将10-15重量份青色碳点粉末、50-60重量份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20-25重量份去离子水、1-3重量份分散剂、1-3重量份消泡剂、3-4重量份偶联剂、1-5重量份增稠剂搅拌分散,即得青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7-11重量份环氧树脂、20-2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丙酯、15-20重量份丙烯酸丁酯、15-20重量份丙烯酸羟乙酯、2-3重量份丙烯酸、1-2重量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2重量份反应型乳化剂COPS-1、2-3重量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以及80-100重量份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加入0.3-0.5重量份碳酸氢钠,升温至30-35℃,乳化30min,得到混合液A;将三分之一的混合液A转移至反应器中并升温至80-83℃,加入0.2-0.3重量份过硫酸铵,搅拌并滴加剩余的混合液A,待反应液出现蓝相后再加入0.3-0.5重量份过硫酸铵,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2-3h,降温至40-50℃,加入氨水调节pH至8-9,保温10-20min,即得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青色碳点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2mmo l 4-二苯胺基苯甲醛和1mmo l尿素溶解于50mL乙醇中,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在200℃反应5-8h,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将反应液在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并研磨得到青色碳点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三种无色荧光防伪油墨的印刷色序为先黄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然后品红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最后青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承印物为纸质包装盒、包装纸、报纸、书籍中的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黄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或品红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的制备方法为:将10-15重量份黄色碳点粉末或品红色碳点粉末和50-60重量份水性醇酸丙烯酸树脂、20-25重量份去离子水、1-3重量份分散剂、1-3重量份消泡剂、3-4重量份偶联剂、1-5重量份增稠剂搅拌分散,即得黄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或品红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水性醇酸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黄色碳点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2mmo l邻苯二胺溶解于50ml乙醇中,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在200℃反应5-8h,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将反应液在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并研磨得到黄色碳点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品红色碳点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15mmo l柠檬酸和0.0015mmo l耐尔蓝a溶解于50ml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在200℃反应5-8h,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将反应液在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并研磨得到品红色碳点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激发荧光彩色效果的防伪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青色基础原色紫外激发荧光油墨的制备方法为:将10-15重量份青色碳点粉末、50-60重量份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20-25重量份去离子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国良杨珍付立伟周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银牡丹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