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盖板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成品盖板生产过程中,盖板注塑是盖板生产工艺中关键工序。公开号为cn110216836a的技术专利(下称文献一)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顶盖板半自动注塑上下料机,其中“顶盖板机器人2将顶盖板吸取,放置在注塑机10的模具内;正负极柱机器人组件3将正极柱、负极柱、正极下塑件、负极下塑件吸取,放置在注塑机10的模具内。顶盖板、正极柱、负极柱、正极下塑件、负极下塑件的放置顺序依次为正极柱、负极柱、正极下塑件、负极下塑件,最后再放顶盖板,而后注塑机注塑”。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案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2、然而,文献一的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正极柱、负极柱、正极下塑件、负极下塑件及顶盖板是按顺序依次的放置在注塑机的模具内进行预装的,其放置过程缓慢,导致搬料预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旨在提高电池盖板极柱注塑时的搬料和预装效率。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包括:
3、注塑机,包括换向盘和料斗升降台,换向盘顶面非中心的一侧设置有2个注塑模具,2个注塑模具中的任意一个由换向盘带动旋转的路径记为换位路径,换向盘设置有位于换位路径上的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以及设于料斗升降台底部的注塑工位,第一
4、第一搬运机构,包括邻设于第一上料工位且配置有第一换向轴的第一机械臂,以及分别与第一换向轴连接的第一极柱抓料件和第一塑件抓料件;以及
5、第二搬运机构,包括邻设于第二上料工位且配置有第二换向轴的第二机械臂,以及分别与第二换向轴连接的第二极柱抓料件、第二塑件抓料件和盖板抓料件。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注塑模具设置有3个,第一上料工位与第二上料工位之间的距离为任意2个相邻的注塑模具之间的距离;第一上料工位与注塑工位之间的距离为第二上料工位与注塑工位之间的距离,第一搬运机构还包括与第一换向轴连接的卸料抓料件。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注塑成型装置还包括:
8、第一极柱输送线,包括第一上段线和邻设于第一上段线的第一下段线;
9、第一极柱上料组件,包括第一极柱取料件和用于驱动第一极柱取料件靠离第一上段线的第一极柱移动组件;
10、第一极柱接料台,邻设于第一下段线远离第一上段线的一端;以及
11、第一极柱调位组件,包括位于第一上段线和第一下段线之间的第一调位转台,用于驱动第一调位转台转动的第一调位驱动机构,邻设于第一调位转台的第一搬料夹,用于驱动第一搬料夹做夹合动作的第一料夹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搬料夹靠离第一调位转台的第一料夹移动模组。
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极柱调位组件还包括:
13、第一来料传感器,用于识别第一上段线是否来料;
14、第一极柱传感器,设有4个,且分别邻设于第一调位转台的4个象限点,用于识别置于第一调位转台的第一极柱的防呆缺口;以及
15、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一来料传感器、第一料夹移动模组、第一料夹驱动机构、4个第一极柱传感器和第一调位驱动机构通信连接或电性连接;
16、其中,主控模块内置有4个分别用于控制第一调位驱动机构以驱动第一调位转台转动不同预定角度的调位控制程序,4个调位控制程序分别由4个第一极柱传感器一一对应触发。
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极柱接料台沿垂直于第一下段线的水平方向平移的第一极柱台驱动机构;
18、第一极柱接料台靠近第一下段线的一侧设有至少2个第一极柱接料口,第一极柱抓料件包括分别用于抓取至少1个第一极柱的2组第一极柱吸附件;该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满足以下公式:
19、a1=a2=a3;
20、式中,a1表示第一极柱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极柱接料台平移的推进行程,a2表示2个第一极柱接料口之间的距离,a3表示2组第一极柱吸附件之间的距离。
2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成型装置还包括:
22、第一塑件输送线;
23、第一塑件上料组件,用于将第一塑件上料至第一塑件输送线;
24、第一塑件接料台,设有邻近于第一塑件输送线远离第一塑件上料组件的一端的2个第一塑件接料口;以及
25、第一塑件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塑件接料台沿垂直于第一塑件输送线的水平方向平移;
26、其中,第一塑件抓料件包括分别用于抓取至少1个第一塑件的2组第一塑件吸附件;该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满足以下公式:
27、b1=b2=b3;
28、式中,b1表示第一塑件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塑件接料台平移的推进行程,b2表示2个第一塑件接料口之间的距离,b3表示2组第一塑件吸附件之间的距离。
2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注塑成型装置还包括:
30、盖板输送线,一端设置有用于盖板止停的盖板接料位;
31、盖板上料组件,包括盖板取料件和用于驱动盖板取料件靠近盖板输送线远离盖板接料位的一端的盖板移动组件;
32、盖板接料台,包括沿垂直于盖板输送线的方向分布的第一盖板台和第二盖板台,第一盖板台位于盖板接料台的底部;
33、盖板台顶升组件,包括与第一盖板台连接的盖板台第一顶升件以及与第二盖板台连接的盖板台第二顶升件;以及
34、盖板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盖板接料台沿盖板输送线的长度方向平移;
35、其中,盖板抓料件包括分别用于抓取至少1个盖板的2组盖板吸附件;该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满足以下公式:
36、c1=c2=c3;
37、式中,c1表示盖板台驱动机构驱动盖板接料台平移的推进行程,c2表示第一盖板台和第二盖板台之间的距离,c3表示2组盖板吸附件之间的距离。
3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注塑成型装置还包括:
39、第二极柱输送线,包括第二上段线和邻设于第二上段线的第二下段线;
40、第二极柱上料组件,包括第二极柱取料件和用于驱动第二极柱取料件靠离第二上段线的第二极柱移动组件;
41、第二极柱接料台,邻设于第二下段线远离第二上段线的一端;
42、第二极柱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极柱接料台沿垂直于第二下段线的水平方向平移;
43、第二极柱调位组件,包括位于第二上段线和第二下段线之间的第二调位转台,用于驱动第二调位转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13)设置有3个,所述第一上料工位(111)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112)之间的距离为任意2个相邻的所述注塑模具(13)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上料工位(111)与所述注塑工位(113)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上料工位(112)与所述注塑工位(113)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搬运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向轴(20)连接的卸料抓料件(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调位组件(46)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极柱接料台(44)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下段线(42)的水平方向平移的第一极柱台驱动机构(4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13)设置有3个,所述第一上料工位(111)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112)之间的距离为任意2个相邻的所述注塑模具(13)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上料工位(111)与所述注塑工位(113)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上料工位(112)与所述注塑工位(113)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搬运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向轴(20)连接的卸料抓料件(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自动搬料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照发,银洪涛,邱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锐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