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5904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系统及方法,包括无人机、平台、智能云网,平台对无人机进行充电并对无人机进行单向通信,实现信能同传;无人机同时对平台传输高宽带高质量信息;智能云网可与无人机、平台进行通信,用于监测、调控无人机巡飞、系统充电和系统信息传输过程;平台与无人机构成一组无线信能同传电路和一组无线通信电路,无线信能同传电路用于平台至无人机的单向能量传输、信息传递,无线通信电路用于无人机至平台的单向信息传递。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兼顾缩短无人机充电时间成本、提高作业巡检充电智能化水平并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无人机的高效自主无线充电将是推动无人机发展的创新性方法,采用无人值守的充电基站对无人机进行无线充电,可以弥补其短时运行的局限性。目前常见的基于无人机无线充电的作业、充电、信息传输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方式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只采集数据,将数据保存在机身,等待作业完毕无人机返回地面后再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方式比较传统,耗时耗力,需要人为的进行数据筛选和传输,增大了时间成本。第二种方式无人机在作业中记录拍摄数据并实时的通过5g网络将数据传输回地面,这种方式较为便捷,但由于数据传输是作业途中使用5g网络进行传输,所以需要耗费很多电量,缩短了单次作业的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系统及方法,以兼顾缩短无人机充电时间成本、提高作业巡检充电智能化水平并提高作业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系统及方法。p>

4、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平台、智能云网,平台对无人机进行充电并对无人机进行单向通信,实现信能同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能同传电路由LCC拓扑电路组成,其中,平台端包括发射线圈L1、直流电源BT1、整流逆变模块、磁耦合机构、信息输入模块,直流电源BT1、整流逆变模块、磁耦合机构相连接,和信息输入模块并联与发射线圈L1连接;无人机端包括接收线圈L2、磁耦合机构、整流模块、电池模块RL、信息接收模块,所述磁耦合机构、整流模块、电池模块RL相连接,和信息接收模块并联与接收线圈L2连接。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平台、智能云网,平台对无人机进行充电并对无人机进行单向通信,实现信能同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能同传电路由lcc拓扑电路组成,其中,平台端包括发射线圈l1、直流电源bt1、整流逆变模块、磁耦合机构、信息输入模块,直流电源bt1、整流逆变模块、磁耦合机构相连接,和信息输入模块并联与发射线圈l1连接;无人机端包括接收线圈l2、磁耦合机构、整流模块、电池模块rl、信息接收模块,所述磁耦合机构、整流模块、电池模块rl相连接,和信息接收模块并联与接收线圈l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为由lcc拓扑电路组成,其中,无人机端包括发射线圈l3、磁耦合机构、信息输入模块ac2,信息输入模块ac2与磁耦合机构、发射线圈l2相连接;平台端包括接收线圈l4、磁耦合机构、信息接收模块r2,信息接收模块r2与磁耦合机构、接收线圈l4相连接。

4.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能同传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中余魏小端张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