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882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04
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具体涉及铜柱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转盘;所述的转盘上设置有多个料架;该料架与转盘可拆卸连接;料架端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固件夹;该托料架呈L型设置;托料架远离料架的一侧设置与第二电推缸;第二电推缸固定安装在上料架底部;上料架一端与托料架贴合;托料架另一侧还设置有顶块;所述的顶块底部与第一电推缸固定连接;第一电推缸与第二电推缸呈90°设置;在使用时,将铜柱放置在震动上料盘内,通过张东上料的方式通过上料架实现将铜柱传送到托料架,铜柱从托料架上被安装在转盘上设置的多个料架端部的两个固件夹实现对铜柱的夹持出送,通过转盘的旋转设置对铜柱的传送,在传送的过程中实现对铜柱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铜柱加工,具体是一种铜柱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1、铜柱是有色金属加工棒材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高导电性能。铜柱是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具备了良好导电性,导热性的特性,电子产品的导电配件以及散热配件的主要材料。铜柱的抗腐蚀性能强,不易氧化,且与一些液态物质不易起化学反应。铜柱广泛运用于空调管、冰箱管、机油管、给水管道以及各种机械配套用料、汽车同步器齿环、船用泵、阀、结构件、磨擦附件等;

2、现在传统的铜柱在进行加工时,传统的加工设备只能对铜柱进行同轴方向的加工,当铜柱的侧边同时需要进行开孔攻丝时就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换,这样使得铜柱的加工效率降低,且在进行更换设备后,不能有效的保证侧边上开设的孔与轴向的通孔之间的配合,可能位置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不能有效的保证铜柱加工的质量和效率,还会使得不合格产品率增加。

3、传统的车床或钻床在对铜柱进行加工时,只能实现对铜柱一个方向进行加工,这样在一个方向加工完成后,在对铜柱的另一加工位进行加工时,需要对铜柱的方向和位置进行改变,这样使得加工的效率大大的降低,扎用哪个在进行方向的改变后,加工完成的位置在经过夹持,容易造成尺寸发生变化的情况,这样不能有效的保证铜柱加工的质量,这样使得铜柱产生废品的情况就会大大的增加;

4、因此,我们提供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在本装置中通过将铜柱安装在料架端部的两个固件夹内,通过铜柱表面与固件夹内壁的贴合,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铜柱在进行传动时发生掉落的情况,通过转盘的转动,实现对铜柱的传动,通过第一钻孔机和第一攻丝机的配合,实现铜柱轴向的加工,在加工完成后,再通过转盘的旋转,实现将铜柱传输到第一攻丝机和第一攻丝机处,实现对铜柱表面位置的钻孔和攻丝处理,这样在进行加工时,铜柱只需要一次安装,这样大大的提高铜柱在加工时的效率,且有效的保证铜柱加工完成后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在本装置中,通过震动上料盘实现铜柱的自动上料,再通过第一电推缸和第二电推缸的配合,实现将铜柱安装在固定夹上,通过转盘的旋转实现对铜柱的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使得铜柱一侧经过第一钻孔机、第一攻丝机、和第二钻孔机与第二攻丝机,分别实现对铜柱的轴向和侧壁的加工处理,大大的提高铜柱加工的效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包括转盘;所述的转盘上设置有多个料架;该料架与转盘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料架端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固件夹;所述的固件夹一侧设置与托料架;该托料架呈l型设置;所述的托料架远离料架的一侧设置与第二电推缸;所述的第二电推缸固定安装在上料架底部;所述的上料架一端与托料架贴合;所述的托料架另一侧还设置有顶块;该顶块呈l型设置;所述的顶块底部与第一电推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推缸与第二电推缸呈90°设置;通过第一电推缸和第二电推缸的配合实现将托料架上的铜柱放入两个固件夹之间;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转盘顶部设置有固定板;该固定板呈三角状设置;该固定板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二滑板;所述的第二滑板靠近转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钻孔机;所述的固定板另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滑板;该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同侧设置有第一攻丝机;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滑板和第一滑板与转盘呈倾斜设置,这样设置有效的保证旋转的角度,有效的实现钻头和丝锥与铜柱之间的垂直;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转盘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钻孔机;该第二钻孔机安装在转盘的后侧;所述的转盘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二攻丝机;所述的第二钻孔机与第二攻丝机同轴设置;通过第二钻孔机和第二攻丝机实现对水平位置的铜柱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上料架远离托料架的一端与震动上料盘固定安装;所述的震动上料盘固定安装在箱体内部;震动上料盘在进行上料上,在顶部套有塑料保护套,防止铜柱在进行震动上料时从震动上料盘中掉出的情况发生;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托料架底部通过c型架与箱体固定安装;通过c型架对托料架的支撑,实现托料架与固件夹在同一水平位置,这样在通过第二电推缸将铜柱推入固件夹之间时,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出现;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转盘通过转轴与轴承与箱体的侧壁连接;其中转盘通过传动轴个转轮与驱动电机固定安装;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盘进行间歇转动,实现铜柱在旋转传送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加工;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箱体固定安装在架体上;其中箱体一端设置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实现驱动电机的间歇转动,控制第一滑板带动第一攻丝机进行上下移动和第二滑板带动第一钻孔机进行有效的移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铜柱放置在震动上料盘内,通过震动上料的方式通过上料架实现将铜柱传送到托料架,铜柱从托料架上被安装在转盘上设置的多个料架端部的两个固件夹实现对铜柱的夹持出送,通过转盘的旋转设置对铜柱的传送,在传送的过程中实现对铜柱的加工;

13、2.本技术,在上料时,通过转盘的转动,将料架和固件夹转动到水平位置,通过上料架从震动上料盘中传输到托料架,通过第一电推缸带动l型顶块将铜柱推入托料架与固件夹对齐的位置,再通过托料架后侧的第二电推缸将铜柱推入两个固件夹之间,实现对铜柱的放置安装;

14、3.本技术,在进行传输时,转盘逆时针转动,在上料完成后,转盘旋转60°,此时转盘斜上方的第二滑板带动第一钻孔机沿固定板的斜边尽心滑动,在第一钻孔机上的钻头与铜柱接触时,实现对铜柱轴向位置的加工,在加工完成后,转盘再旋转60°,此时,钻孔完成的铜柱与第一攻丝机配合,第一攻丝机在第一滑板的带动下,实现沿固定板斜板滑动,实现对加工加工完成的孔进行攻丝处理;

15、4.本技术,在对轴向位置加工完成后,转盘将加工完成的铜柱再次旋转60°,此时的铜柱呈水平放置,通过转盘后侧的第二钻孔机对铜柱的表面位置进行钻孔处理,由于两个固件夹之间呈分离式设置,这样在进行对铜柱的表面钻孔时,不会对固件夹造成损伤,在第二钻孔机加工完成就,再通过第二攻丝机对第二钻孔机加工的孔进行攻丝处理,这样可以实现对铜柱在一个装置中,实现两种方向的加工处理,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铜柱加工的效率。还可以保证加工的质量;

16、5.本技术,在第二攻丝机攻丝完成后,转盘再次的旋转,这样在旋转时,固件夹的开口朝下,这样实现加工完成的铜柱自动落入下方的料盘中,实现对铜柱的收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包括转盘(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21)上设置有多个料架(14);该料架(14)与转盘(2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料架(14)端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固件夹(20);所述的固件夹(20)一侧设置与托料架(16);该托料架(16)呈L型设置;所述的托料架(16)远离料架(14)的一侧设置与第二电推缸(17);所述的第二电推缸(17)固定安装在上料架(6)底部;所述的上料架(6)一端与托料架(16)贴合;所述的托料架(16)另一侧还设置有顶块(18);该顶块(18)呈L型设置;所述的顶块(18)底部与第一电推缸(7)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推缸(7)与第二电推缸(17)呈90°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2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钻孔机(9);该第二钻孔机(9)安装在转盘(21)的后侧;所述的转盘(21)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二攻丝机(8);所述的第二钻孔机(9)与第二攻丝机(8)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架(6)远离托料架(16)的一端与震动上料盘(3)固定安装;所述的震动上料盘(3)固定安装在箱体(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料架(16)底部通过C型架(19)与箱体(2)固定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21)通过转轴与轴承与箱体(2)的侧壁连接;其中转盘(21)通过传动轴个转轮与驱动电机(5)固定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2)固定安装在架体(1)上;其中箱体(2)一端设置有控制器(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包括转盘(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21)上设置有多个料架(14);该料架(14)与转盘(2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料架(14)端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固件夹(20);所述的固件夹(20)一侧设置与托料架(16);该托料架(16)呈l型设置;所述的托料架(16)远离料架(14)的一侧设置与第二电推缸(17);所述的第二电推缸(17)固定安装在上料架(6)底部;所述的上料架(6)一端与托料架(16)贴合;所述的托料架(16)另一侧还设置有顶块(18);该顶块(18)呈l型设置;所述的顶块(18)底部与第一电推缸(7)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推缸(7)与第二电推缸(17)呈90°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2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钻孔机(9);该第二钻孔机(9)安装在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宣张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隆晖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