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落石冲击生态拼装吸能棚洞、预警系统及其建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5845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道路落石防治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抗落石冲击生态拼装吸能棚洞、预警系统及其建造方法。所述棚洞,包括棚洞主体、积石排导层、抗冲消能层、植被种植层;所述积石排导层主要由位于下部的柔性垫层、位于上部的抗冲排导板组成。积石排导层与抗冲消能层、植被种植层共同组成了具有生态效应的、能够对落石进行排导的抗冲消能体,既能提高落石防护效果,又能达到生态‑减灾协同治理的目的。所述预警系统配合上述棚洞进行设置,能够有效监测积石堆积情况并进行响应。所述建造方法基于上述棚洞的模块式结构,既能用于新棚洞的建造,也能适用于已建棚洞的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道路落石防治工程,尤其涉及抗落石冲击生态拼装吸能棚洞、预警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自然灾害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自然落石是其中常见且危害巨大的灾害之一。特别是在交通道路沿线,自然落石对行车和路面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山区、峡谷等地形复杂的地区,常常存在自然岩石的崩塌和滑落现象,导致落石沿着山体迅速滚落,有时甚至直接落入交通道路。这些落石可能由于高速滚动和重量较大而对行车造成直接威胁,引发交通事故甚至人员伤亡。除此之外,落石还可能损坏道路设施,导致交通中断和维修成本的增加。当前,针对交通道路落石的防护主要采取的是设置固定式防护设施,例如混凝土挡墙、钢制护栏以及棚洞。

2、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棚顶设置能够吸收落石冲击力的缓冲层和种植层,提高棚洞的抗冲击能力,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918363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结构层的棚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棚顶设置柔性结构层,不仅能够减轻落石的冲击荷载,还能够美化生态环境。但此类棚洞结构无法对落石进行排导,任落石随意堆积不仅不利于清理,而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落石冲击生态拼装吸能棚洞,包括棚洞主体(100)、抗冲消能层(300)、植被种植层(4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高落石(500)消能效果并将落石(500)向棚洞主体(100)侧边排导的积石排导层(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落石冲击生态拼装吸能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排导板(10)的整体结构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双侧排导结构,或者所述抗冲排导板(10)的整体结构呈一侧高、一侧低的单侧排导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落石冲击生态拼装吸能棚洞,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排导部(10A)和所述拦挡部(10B)为分体式设置时,所述排导部(10A)和所述拦...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落石冲击生态拼装吸能棚洞,包括棚洞主体(100)、抗冲消能层(300)、植被种植层(4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高落石(500)消能效果并将落石(500)向棚洞主体(100)侧边排导的积石排导层(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落石冲击生态拼装吸能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排导板(10)的整体结构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双侧排导结构,或者所述抗冲排导板(10)的整体结构呈一侧高、一侧低的单侧排导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落石冲击生态拼装吸能棚洞,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排导部(10a)和所述拦挡部(10b)为分体式设置时,所述排导部(10a)和所述拦挡部(10b)通过转动轴(10.4)铰接,所述拦挡部(10b)远离所述排导部(10a)的一侧通过升降支撑柱(9)进行升降高度的调节,且所述柔性垫层(7)设置有用于提供拦挡部(10b)升降空间的斜坡(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落石冲击生态拼装吸能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消能层(300)由至少一个抗冲吸能单元(1)组成;当抗冲消能层(300)包括多个抗冲吸能单元(1)时,多个抗冲吸能单元(1)平铺成一整个抗冲消能层(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落石冲击生态拼装吸能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种植层(400)包括种植支架(3)、种植袋(4)、土壤(5)、植物(6);所述种植支架(3)安装在所述抗冲消能层(300)的顶部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吴帆陈晓清陈剑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