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人工湿地,特别是关于可有效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的一种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S卩,为运用 模拟天然环境下的洼地地层中内含土壤或砂石基材、水生植物、微生物及其他栖息动物所 构成的生态环境,将污染同化及异化转换,兼备物理机制(例如沉淀、过滤及吸附作用)、 化学机制(例如氧化还原、吸附、离子交换及错合反应)及生物机制(例如生物的同化吸 收、矿化分解及植物的同化吸收作用),具有不需机械设备及能源输入、技术层次低、操作维 护需求低,也可提供生态保育及天然景观等优点。 人工湿地的设计差异主要在于污水类型、水流负荷、渗滤介质、滞水深度和时间、 水流路径的控制、植物类型的选择及经营管理模式等,因而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举 例而言,根据水流路径的设计可分为自由表面水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地下水流式人工湿地 系统;根据水流方向的设计可分为水平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垂直流式人工湿地系统。 现有人工湿地,如中国专利公开第1686868号的"垂直流_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 处理生活污水方法",是将生活污水先通过该人工湿地的一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进流水调节区,一端设有一个进流口,含盐污水通过该进流口进入该进流水调节区,该进流水调节区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集水部; 一个生物滤床区,设有一个第一滤池及一个第二滤池,该第一滤池及该第二滤池中皆填充有填料且该第一滤池连通该第二滤池,该进流水调节区的集水部连通至该第一滤池,该含盐污水通过该集水部进入该第一滤池,该第二滤池远离该第一滤池的一侧设有一个溢流部;及 一个再处理区,邻接于该第二滤池的溢流部,且该生物滤床区位于该进流水调节区及该再处理区之间,该含盐污水由该生物滤床区的溢流部进入该再处理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于嘉顺,
申请(专利权)人:杨磊,于嘉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