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磊专利>正文

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824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其包含一进流水调节区、一生物滤床区及一再处理区。该生物滤床区位于该进流水调节区及该再处理区之间,以供处理含盐污水。该进流水调节区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进流口及一集水部。该生物滤床区设有相互连通的一第一滤池及一第二滤池,该第一滤池及该第二滤池中皆填充有填料,该进流水调节区的集水部连通至该第一滤池。该第二滤池远离该第一滤池的一侧设有一溢流部。该再处理区邻接于该第二滤池的溢流部。借此,确实可有效去除该含盐污水中的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人工湿地,特别是关于可有效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的一种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S卩,为运用 模拟天然环境下的洼地地层中内含土壤或砂石基材、水生植物、微生物及其他栖息动物所 构成的生态环境,将污染同化及异化转换,兼备物理机制(例如沉淀、过滤及吸附作用)、 化学机制(例如氧化还原、吸附、离子交换及错合反应)及生物机制(例如生物的同化吸 收、矿化分解及植物的同化吸收作用),具有不需机械设备及能源输入、技术层次低、操作维 护需求低,也可提供生态保育及天然景观等优点。 人工湿地的设计差异主要在于污水类型、水流负荷、渗滤介质、滞水深度和时间、 水流路径的控制、植物类型的选择及经营管理模式等,因而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举 例而言,根据水流路径的设计可分为自由表面水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地下水流式人工湿地 系统;根据水流方向的设计可分为水平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垂直流式人工湿地系统。 现有人工湿地,如中国专利公开第1686868号的"垂直流_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 处理生活污水方法",是将生活污水先通过该人工湿地的一沉淀池去除颗粒较大的悬浮物, 接着进入前后串联的一垂直流滤池及一表面流滤池经过渗滤处理,以便借助各该滤池中所 填充的填料(例如粗砂、煤灰渣、高炉渣等)及水生植物与花卉植物去除所进流的生活污 水中的有机物,且降低其氮含量。再者,中国专利公开第1792885号的"沸石与石灰石人工 湿地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技术"是采用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以沸石及石灰石为填料, 以美人蕉、象草、菖蒲及茭草为植物床,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再处理。又,中国专利公 开第1868926号的"污水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方法及其系统",该系统每日可处理生化需 氧量大于300mg/L的污水5000立方米,该污水先经过拦污栅及沉淀池初步去除悬浮物,再 通过一调节水解池吸附水中有机物和重金属,且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最后借助数个具有 填料的养殖湿地去除污水中化学及生化需氧物、微生物、悬浮固体物,并且硝化污水中的氨 氮。 然而,现有的人工湿地皆是用于处理不含盐或含盐量相当低的污水,尚未有成功 处理高含盐量的污水(如水产养殖出流污水)的人工湿地,因为污水中的含盐量常是造成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无法存活的原因,进而使人工湿地的操作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为改善前述现有人工湿地无法处理含盐污水等缺点,提供一种 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以有效且稳定处理含盐污水。 为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含有 —种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其包含一进流水调节区、一生物滤床区及一 再处理区。该进流水调节区的一端设有一进流口 , 一含盐污水通过该进流口进入该进流水调节区,该进流水调节区的另一端设有一集水部。该生物滤床区设有一第一滤池及一第二 滤池,该第一滤池及该第二滤池中皆填充有填料且该第一滤池连通该第二滤池,该进流水 调节区的集水部连通至该第一滤池,该含盐污水通过该集水部进入该第一滤池。该第二滤 池远离该第一滤池的一侧设有一溢流部。该再处理区邻接于该第二滤池的溢流部,且该生 物滤床区位于该进流水调节区及该再处理区之间,该含盐污水由该生物滤床区的溢流部进 入该再处理区。 所述的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的该第一滤池及该第二滤池中的填料可选 用砖块及混凝土块等人工废弃物或牡蛎壳等天然废弃物;借此,可于处理该含盐污水时提 供缓冲作用。 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可稳定地去除该含盐污 水中的污染物;并且,借助废弃物再利用可降低工程建造成本。附图说明图。 视图。 图。图1 :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的平面配置图。图2 :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的一生物滤床区的俯视图3 :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的生物滤床区的侧面剖图4 :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的平面配置图。图5 :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的一生物滤床区的俯视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进流水调节区 2生物滤床区212配水管222溢流部3再处理区312溢流部322出流口411人工填料42第二水平流滤池423出流道11进流口21第一垂直流滤池 22第二垂直流滤池 23隔板 31规则草泽 32不规则草泽 4生物滤床区 412配水管 421天然填料 424溢流部12集水部211人工填料221天然填料231连通管311植物群321植物群41第一水平流滤池 413汇流道 422进流道 43隔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确被了解,下文将特举本发 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l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包含一进流 水调节区1、一生物滤床区2及一再处理区3,以供一含盐污水依序流经该进流调节区1、该 生物滤床区2及该再处理区3,借此降低该含盐污水的有机物浓度、氮浓度及磷浓度。该进流水调节区1是面积为3000至3500平方米的水流渠道或蓄水塘,该进流水调节区1具有 一最大深度为2. 77米,且由深度0. 53米至2. 2米之间形成一连续缓坡,使该进流水调节区 1可提供约7000立方米的蓄水量。该进流水调节区1的一端设有一进流口 11,以供该含盐 污水进入该进流水调节区1,同时该进流水调节区1的另一端设有一集水部12连通至该生 物滤床区2,以供该含盐污水后续进入该生物滤床区2。再者,该进流水调节区1中搭配种 植双穗雀稗、红树林、黄槿、海芒果等耐盐乔木;除植栽之外,因该进流水调节区1提供相当 大的水体储蓄容量,相对使该含盐污水具有较长的停留时间,进而可使该含盐污水中原本 就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藻类及原生动物等)可于该进流水调是节区1中进行大量繁殖, 借此,即可使该进流水调节区1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且较佳为耐盐的藻类,以增加该进流 水调节区1中的生物作用。另外,该含盐污水于该进流水调节区1中,可借助重力作用初步 沉淀去除其所具有较大粒径的悬浮固体物,且因含盐污水进流时,在该进流水调节区1中 产生间歇曝气作用,可以加速该含盐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及含氮化合物的硝化反应。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该生物滤床区2具有一第一垂直流滤池21及一第二垂直 流滤池22。该第一垂直流滤池21及该第二垂直流滤池22皆为表面积500平方米且深度 2. 2米的水池,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垂直流滤池21中填充有由人工废弃物所制成的 人工填料211 (如孔隙率为0. 5的砖块及混凝土块等建筑废弃物),而该第二垂直流滤池22 中填充有天然废弃物所制成的天然填料221 (如孔隙率为0. 65的牡蛎壳等)。再者,该进流 水调节区1末端的集水部12连接至该第一垂直流滤池21上方的数个配水管212,各该配 水管212较佳呈等距间隔排列,以便该含盐污水由该第一垂直流滤池21的上方进入该生物 滤床区2,且各该配水管212较佳设有数个支管(未标示),以使该含盐污水能够均匀地洒 入该第一垂直流滤池21。另外,该第一垂直滤池21及该第二垂直流滤池22之间设有一隔 板23,且该隔板23在距离池底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进流水调节区,一端设有一个进流口,含盐污水通过该进流口进入该进流水调节区,该进流水调节区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集水部;  一个生物滤床区,设有一个第一滤池及一个第二滤池,该第一滤池及该第二滤池中皆填充有填料且该第一滤池连通该第二滤池,该进流水调节区的集水部连通至该第一滤池,该含盐污水通过该集水部进入该第一滤池,该第二滤池远离该第一滤池的一侧设有一个溢流部;及  一个再处理区,邻接于该第二滤池的溢流部,且该生物滤床区位于该进流水调节区及该再处理区之间,该含盐污水由该生物滤床区的溢流部进入该再处理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于嘉顺
申请(专利权)人:杨磊于嘉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