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国胜专利>正文

硬膜外隙穿刺测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7895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的临床测试硬膜外穿刺是否到达硬膜外腔的硬膜外隙穿刺测试管;其特征是其结构与普通注射器相似,包括:注射器管、活塞、衬垫、弹簧、手持柄。其中注射器管与活塞跟普通注射器类同,注射器管前端有与针头相接的接头,活塞由前端的衬垫和导芯构成;弹簧围在注射器管内绕在导芯外;手持柄为上下一槽一盖,可以牢固地合在一起,内包有一端的弹簧和一端的注射器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减少了医生操作的繁琐,也降低了因穿刺不到位引起病人并发症的几率;而且它允许医生双手进行穿刺操作,可以更好地控制穿刺深度,更加减少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的临床测试硬膜外穿剌是否到达硬膜外腔的硬膜外隙穿剌领lj试管。
技术介绍
临床上对于硬膜外穿剌的的病人,操作医生一般判断针尖是否到达硬膜外腔的方 法是穿剌针抵达黄韧带后,先用盛有生理盐水和小气泡的注射器试验阻力,然后取下注射 器并与盛有液体的玻璃毛细接管相连接,继续缓慢进针。当针进入硬膜外腔时,在有落空感 的同时,管内液体被吸入,为硬膜外腔特有的负压现象;为了确认穿剌针穿剌深度,操作 医生需多次重复以上测试,以防止穿剌针剌入蛛网膜下腔或其它位置,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造成病人更多的痛苦。其操作繁琐,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硬膜外穿剌是否到达硬膜外腔的硬膜外隙穿剌测试管。减 少了医生操作的繁琐,也降低了因穿剌不到位引起病人并发症的机率。而且它允许医生双 手进行穿剌操作,可以更好地控制穿剌深度,更加减少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种硬膜外隙穿剌测试管,其结构与普通注射器相似,包括注射器管、活塞、衬垫、弹簧、手持柄。其中注射器管与活塞跟普通注射器类同,注射器管前端有与针头相接的接头,活塞由前端的衬垫和导芯构成;弹簧围在注射器管内绕在导芯外;手持柄为上下一槽一盖,可以牢固地合在一起,内包有一端的弹簧和一端的注射器管。 所述的手持柄可以有多种形状,方便医生操作即可。 根据医生的操作习惯,硬膜外隙穿剌测试管可以做成不同的规格。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l-2所示,一种硬膜外隙穿剌测试管,其结构与普通注射器相似,包括注射 器管1、活塞2、衬垫3、弹簧4、手持柄5。其中注射器管1与活塞2跟普通注射器类同,注射 器管前端有与针头相接的接头1-1,活塞2由前端的衬垫3和导芯2-1构成;弹簧4围在注 射器管1内绕在导芯2-1外;手持柄5为上下一槽一盖,可以牢固地合在一起,内包有一端 的弹簧4和一端的注射器管1。 所述的手持柄5可以有多种形状,方便医生操作即可。 根据医生的操作习惯,硬膜外隙穿剌测试管可以做成不同的规格。3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硬膜外隙穿剌测试管,由医生在硬膜外穿剌时抽好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药物,与穿剌针连接即可使用,穿剌过程中,当穿剌针经过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时,医生会有落空感,而硬膜外隙穿剌测试管内的活塞会因为阻力突然消失而自动前行,使生理盐水也进入硬膜外腔,而且又没有脑脊液或血液流出,证明穿剌针进入硬膜外腔。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硬膜外隙穿剌测试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给医生的硬膜外穿剌过程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减少了医生繁琐的操作,也减少了硬膜外穿剌的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允许医生双手操作,可以更好地控制穿剌深度,更加提高了硬膜外穿剌术的成功,也降低了病人的危险系数。 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 用未超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膜外隙穿刺测试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与普通注射器相似,包括:注射器管、活塞、衬垫、弹簧、手持柄;其中注射器管与活塞跟普通注射器类同,注射器管前端有与针头相接的接头,活塞由前端的衬垫和导芯构成;弹簧围在注射器管内绕在导芯外;手持柄为上下一槽一盖,可以牢固地合在一起,内包有一端的弹簧和一端的注射器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硬膜外隙穿刺测试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与普通注射器相似,包括注射器管、活塞、衬垫、弹簧、手持柄;其中注射器管与活塞跟普通注射器类同,注射器管前端有与针头相接的接头,活塞由前端的衬垫和导芯构成;弹簧围在注射器管内绕在导芯外;手持柄为上下一槽一盖,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王国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