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716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包括壳体、第一驱动组件、第一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壳体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远离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杆与第四连杆,且第二连杆与第四连杆转动设置,以形成四连杆机构,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且与第一驱动组件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配合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可实现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配合第一驱动组件可实现机器人的转向以及横向移动,以实现机器人的多方式运动,提高机器人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外研发的仿生足式机器人大致可按照行走方式分为仿哺乳动物类和仿爬行动物类。其中以对哺乳动物步态进行仿生的居多,如mit开发与迭代的cheetah、波士顿动力的atlas等;

2、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7170854u的“一种仿生机器人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机构本体,所述行走机构本体上活动设置有摇杆和支腿,所述支腿上活动设置有支撑脚;上述通过摇杆配合支腿进行行走,采用连杆式行走机构,连杆式机构相对于每一处机械关节位置设置一个驱动源的行走机构,可有效降低机器人的成本,但是该连杆机构属于一个平面的运动,从而使得该机器人运动方式比较单一,不能运用于复杂的环境中。

3、鉴于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使用连杆机构行走的仿生机器人,运动方式比较单一,不能运用于复杂的环境中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的内部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固定齿,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的外圆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齿槽,所述固定齿与所述固定齿槽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固定槽板,所述固定槽板内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涨紧杆,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的内部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固定齿,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的外圆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齿槽,所述固定齿与所述固定齿槽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约束两栖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固定槽板,所述固定槽板内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涨紧杆,所述涨紧杆上转动设置有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超阳李显涵赵瑞州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