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具体涉及一种连接a柱内板总成与前壁板的加强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上车身a柱内板总成与下车体前壁板通过机器人焊接完成白车身前部组装。从整车性能分析上来看,a柱内板总成与前壁板的连接强度大大影响着车身前端的碰撞性能、模态、刚度以及稳定性。与传统油车相比较,新能源汽车因电池的加持,整车下部的重量更大,在车辆扭转、颠簸时,对a柱内板总成与前壁板的连接强度要求更高,因此在设计阶段,对此连接性能要求需进一步提升。
2、专利公告号为cn21940664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连接侧围总成与前壁板总成的支架及车辆,包括布置于侧围总成与前壁板总成搭接位置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设有与侧围总成内侧连接的第一搭接部;该方案通过总装螺接装配,增加a柱内板总成与前壁板的连接加强作用,但连接结构较为简单,且多针对油车,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更高模态和刚度以及柱碰强度等需求。
3、专利公开号为cn11113736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板、前围板加强板、风窗下横梁,所述风窗下横梁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A柱内板总成与前壁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A柱内板总成和前壁板(2)连接处的连接加强件(1),所述连接加强件(1)包括至少一个主连接段以及与主连接段相连的次连接段,所述主连接段厚度大于次连接段厚度,所述主连接段位于连接加强件(1)靠近A柱内板总成的一端,所述主连接段、次连接段拼焊冲压后形成一个敞口盒体结构,所述连接加强件(1)与A柱内板总成和前壁板(2)围合固定并致使敞口盒体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A柱内板总成与前壁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板(2)上设有分别位于车体内侧和外侧的第一翻边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a柱内板总成与前壁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a柱内板总成和前壁板(2)连接处的连接加强件(1),所述连接加强件(1)包括至少一个主连接段以及与主连接段相连的次连接段,所述主连接段厚度大于次连接段厚度,所述主连接段位于连接加强件(1)靠近a柱内板总成的一端,所述主连接段、次连接段拼焊冲压后形成一个敞口盒体结构,所述连接加强件(1)与a柱内板总成和前壁板(2)围合固定并致使敞口盒体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a柱内板总成与前壁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板(2)上设有分别位于车体内侧和外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均与a柱内板总成通过点焊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a柱内板总成与前壁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强件(1)呈l型设置,其一端与前壁板(2)内侧轮鼓包处固定,另一端与a柱内板总成固定,所述连接加强件(1)能够将机舱传递至前壁板(2)的振动或胎噪传递至a柱内板总成并传递至车身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a柱内板总成与前壁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段包括拼焊板二(12),所述次连接段包括拼焊板一(11),所述拼焊板二(12)与拼焊板一(11)焊接固定并一体冲压形成所述连接加强件(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a柱内板总成与前壁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强件(1)上设有主定位孔(111)和次定位孔(121),所述主定位孔(111)和次定位孔(121)均位于连接加强件(1)的凸台平面上,所述主定位孔(111)与次定位孔(121)中心的连线距离大于连接加强件(1)长度值的三分之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a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慧云,王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