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领域,具体涉及海上风电的振动控制技术,特别是一种半潜式多浮筒主动减振基础。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大规模发展,叶片越来越长,塔筒越来越高,海上风电结构高柔特性也愈加突出。因此,风电塔筒与风机叶片更易受到外部荷载的影响,产生不利的振动。不利振动会导致发电机、逆变器、偏航系统、齿轮箱、液压系统和机械制动系统等加速度敏感机械设备的寿命折损。风机塔筒、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的关键结构,不利振动会影响整个风力发电机的运行。
2、为了解决风机塔筒振动问题,目前的振动控制主要有被动控制、半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几种方法。最常见的风机塔筒被动减振方法为加装tmd(调谐质量阻尼器)对振动进行控制,而tmd的效果取决于质量单元的行程与质量单元的质量大小,由于机舱、塔筒等位置处可利用空间有限,质量大小与质量块行程都将受限,且被动减振技术抑制超低频振动和宽频带随机振动的效果较差。而半主动控制方法有形状记忆合金、颗粒阻尼、磁流变或电流变阻尼器等,通过调节结构刚度或者阻尼系数进行振动控制,但在复杂环境荷载作用下功能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潜式多浮筒主动减振基础,其特征在于,半潜式多浮筒主动减振基础包括:塔筒(11)、中间浮筒(13)、边浮筒(31)、压载水筒体(34)、附加浮筒(41)、移传感器和加速度仪(15)、三轴陀螺仪(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多浮筒主动减振基础,其特征在于,边浮筒(31)与中间浮筒(13)之间通过斜撑(22)连接,相邻的边浮筒(31)之间通过上横撑(21)连接,相邻的压载水筒体(34)之间通过下横撑(23)连接;附加浮筒(41)通过附加横撑(33)与对应的压载水筒体(34)相连,附加浮筒(41)还通过附加斜撑(32)与对应的边浮筒(31)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潜式多浮筒主动减振基础,其特征在于,半潜式多浮筒主动减振基础包括:塔筒(11)、中间浮筒(13)、边浮筒(31)、压载水筒体(34)、附加浮筒(41)、移传感器和加速度仪(15)、三轴陀螺仪(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多浮筒主动减振基础,其特征在于,边浮筒(31)与中间浮筒(13)之间通过斜撑(22)连接,相邻的边浮筒(31)之间通过上横撑(21)连接,相邻的压载水筒体(34)之间通过下横撑(23)连接;附加浮筒(41)通过附加横撑(33)与对应的压载水筒体(34)相连,附加浮筒(41)还通过附加斜撑(32)与对应的边浮筒(31)相连,相同组内相邻的附加浮筒(41)之间由附加浮筒横撑(3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多浮筒主动减振基础,其特征在于,边浮筒(31)的数量为3个,3个边浮筒(31)环绕中间浮筒(13)间隔120度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潜式多浮筒主动减振基础,其特征在于,每组附加浮筒(41的数量为5个,附加浮筒(41)位置为边浮筒(31位置向外间隔45度环绕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王俊,孙科,王萌,张艺巍,王小宇,汪帅争,唐朝,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