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残次菇为原料的复合食用菌风味基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628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以残次菇为原料的复合食用菌风味基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鸡枞菌、羊肚菌、松茸菌、牛肝菌、香菇、杏鲍菇、金针菇、茶树菇、双孢蘑菇的残次菇和/或边角料作为回收原料;2)按鸡枞菌、羊肚菌、松茸菌、牛肝菌、香菇、杏鲍菇、金针菇、茶树菇、双孢蘑菇的质量比为:2~3:2~3:2~3:1~2:3~5:3~5:1~3:1~3:10作为混合料;3)开启第一输送泵将菌浆从备料池中泵入第一酶解桶内,加入菌浆质量8%~12%的混合酶进行一次酶解;4)通过第二输送泵将第一酶解液输送至第二酶解桶中,冷却后添加2000~2500U/g的风味蛋白酶进行二次酶解;5)第二酶解液在4℃、4000~5000r/min条件下离心20~30min,得到上清液。该方法所得脱苦酶解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高于0.10g/100mL,呈鲜味的游离谷氨酸含量提升了约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食用菌深加工,特别是一种以残次菇为原料的食用菌调味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味精是第一代鲜味料,主要成分是从粮食中提取得到的谷氨酸钠。鸡精是第二代鲜味料,在谷氨酸钠的基础上增加了核苷酸类食品增鲜剂(i+g),并引入了鸡肉、鸡骨等提取物。随着国民从温饱型消费向品质型消费需求的转变,调味品的消费也将从过去的重味轻材,向味材并重的方向发展。消费者不旦需要味道上的享受,更需要调味品选材备料的天然与健康,味料同源将成为中国调味品发展的主旋律。

2、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多种游离氨基酸,氨基酸是重要的呈味物质,在食用菌的呈味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食用菌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残次菇、菇柄、边角料等副产物,这些加工副产物含有丰富营养物质,可以加以利用,提高其利用率和附加值。这不仅符合现代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理念的追求,还能有效提高食用菌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3、以食用菌为原料得到的调味品种类丰富例如cn201911254934.7中公开的羊肚菌调味基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羊肚菌调味品,以干制羊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残次菇为原料的复合食用菌风味基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残次菇为原料的复合食用菌风味基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炭吸附所用活性炭处理方法包括:在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残次菇为原料的复合食用菌风味基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美拉德罐反应条件:添加脱苦酶解液质量8%~10%的还原糖、添加脱苦酶解液质量1%~2%的L-谷氨酸,调节初始pH为5.5,搅拌2min,升温后在105℃下保温120min,得到美拉德反应液;所用还原糖为蔗糖:果糖按体积比为=2:1混合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残次菇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残次菇为原料的复合食用菌风味基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残次菇为原料的复合食用菌风味基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炭吸附所用活性炭处理方法包括:在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残次菇为原料的复合食用菌风味基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美拉德罐反应条件:添加脱苦酶解液质量8%~10%的还原糖、添加脱苦酶解液质量1%~2%的l-谷氨酸,调节初始ph为5.5,搅拌2min,升温后在105℃下保温120min,得到美拉德反应液;所用还原糖为蔗糖:果糖按体积比为=2:1混合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残次菇为原料的复合食用菌风味基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脱苦所用装置包括:筒体、循环泵(412);筒体一侧设置分别与冷冻离心机(4)、美拉德反应罐(5)管路连通的循环腔(214);筒体另一侧内叠置设置处理腔(211)、包埋腔(212)、进液腔(213);处理腔(211)、包埋腔(212)、进液腔(213)与循环腔(214)隔绝;处理腔(211)、包埋腔(212)相接界面上设置能防止β-环糊精外泄的滤网层(215);包埋腔(212)的内侧与循环腔(214)一侧相连接,相连通界面上设置能防止β-环糊精外泄的滤网层(215);处理腔(211)、进液腔(213)相接界面上设置能防止活性炭外泄的滤网层(215);循环管两端分别与循环腔(214)、进液腔(213)相连通;循环管上设置循环泵(4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达锋华蓉曹晶晶张微思罗晓莉张沙沙杨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