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融合业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5617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融合业务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融合业务系统接收由融合业务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第一消息的第一标识,并将第一消息转发给传统消息系统;融合业务系统建立其预先指定的传统消息系统发送的第二消息中携带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或建立传统消息系统响应于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在接收到由传统消息系统发送的携带有第二标识的第二消息的情况下,融合业务系统根据第一对应关系或第二对应关系对第二消息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融合业务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网络向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化发展的趋势下,传统 电信业务逐步转移到IP化的下一代网络,例如,第三代移动通讯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第三代移动通讯伙伴计划二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卯roject 2,简称为3GPP2)以及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 and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简称为TISPAN)标准组织都将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l Protocol,简 称为SIP)作为下一代核心网络的基础协议,并且,应用SIP协议的IP网络逐渐成为业务应 用的网络基础。 融合业务系统支持融合业务用户之间的消息发送,也支持融合业务用户与传统消 息用户之间的消息发送。 但是,在融合业务系统与传统消息系统互通的过程中,由于消息标识产生的方法 不同,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标识和传统消息的标识无法正确联系,无法保证融合业务用户 正确地获得传统消息系统用户反馈的回执或阅读报告。 目前,针对目前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标识和传统消息系统的消息标识之间没有正 确的联系、以及无法保证融合业务用户正确地获得传统消息系统用户反馈的回执或阅读报 告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目前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标识和传统消息系统的消息标识无法正确联系、 以及无法保证融合业务用户正确地获得传统消息系统用户反馈的回执或阅读报告的问题 而做出本专利技术,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融合业务系 统。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用于实现融合业务系 统与传统消息系统之间的消息交互。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包括融合业务系统接收由融合业务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第一消息的第一标识,并将第一消息转发给传统消息系统; 融合业务系统建立其预先指定的传统消息系统响发送的第二消息中携带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或建立传统消息系统响应于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接收到由传统消息系统发送的携带有第二标识的第二消息的情况下,融合业务 系统根据第一对应关系或第二对应关系对第二消息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在融合业务系统将由融合业务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转发至传统消息系统之前,该方法可以包括融合业务系统将第一消息的格式转换为传统消息系统支持的格 式以用于转发至传统消息系统。 进一步地,在融合业务系统未预先指定第二标识的情况下,在传统消息系统接收 到来自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之后,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传统消息系统将从融合业务系 统接收的消息发送至传统消息终端;传统消息系统向融合业务系统返回携带有第二标识的 响应消息。 并且,在传统消息系统向融合业务系统返回携带有第二标识的响应消息之后,该 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传统消息系统立即或者经过预定时间间隔后将携带第二标识的第 二消息发送至融合业务系统。 进一步地,在融合业务系统预先指定了第二标识的情况下,在传统消息系统接收 到来自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传统消息系统将从融合业务系统接 收的消息发送至传统消息终端。 进一步地,在传统消息系统向融合业务系统发送第二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 括传统消息系统将第二消息的格式转换为融合业务系统支持的格式以用于发送至融合业 务系统。 进一步地,融合业务系统根据第一对应关系或第二对应关系对第二消息进行的处 理的操作具体为融合业务系统将第二消息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替换为第一标识,并将第二 消息转发至融合业务终端。优选地,上述第二消息为以下之一 回执、阅读报告。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融合业务系统,用于实现与传统消息系统 之间的消息交互。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融合业务系统包括存储模块,用于保存由融合业务终端发送的第 一消息以及第一消息的第一标识; 发送模块,连接至存储模块,用于将存储模块存储的第一消息转发给传统消息系 统; 第一接收模块或指定模块,其中,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传统消息系统响应于第 一消息返回的携带第二标识的响应消息;指定模块用于指定传统消息系统响应于第一消息 发送的第二消息中携带的第二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传统消息系统响应于第一消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标识的 第二消息; 建立模块,连接至存储模块,并且连接至第一接收模块或指定模块,用于建立存储 模块存储的第一标识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二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或者建立第一标识 与指定模块指定的第二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 处理模块,连接至建立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建立模块建立的第一对应 关系或第二对应关系对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二消息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发送模块可以包括转换模块,用于将存储模块存储的第一消息的 格式转换为传统消息系统支持的格式以用于转发至传统消息系统。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模块可以包括替换模块,用于将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二消 息的第二标识替换为第一标识;转发模块,用于将替换模块进行标识替换后的第二消息转发至融合业务终端。优选地,上述第二消息为以下之一 回执、阅读报告。 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建立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标识与传统消息系 统的消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基于该对应关系将传统消息系统的回执或阅读报告正确 地发送到融合业务系统的终端,能够避免融合业务系统的终端向传统消息系统的终端发送 消息后无法正确接收回执或阅读报告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融合业务系统和传统消息系统 间业务处理的效率、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包含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融合业务系统的网络架构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系统实施例的融合业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系统实施例的融合业务系统的优选结构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的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的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在融合业务系统未预先指定第二标识的情况下的具体处理实例的信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标识与传统消息系统的消息标识之间的对 应关系,并基于该对应关系将传统消息系统的回执或阅读报告正确地发送到融合业务系统 的终端,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和传统消息系统间业务处理的效率、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 网络架构 在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之前,先对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网络架构进行说明。 图l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网络架构,如图l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以下构成部 分融合业务系统、传统消息系统、以及融合业务系统终端设备和传统消息系统终端设备。 下面对上述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说明。 在图1中,融合业务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消息和会话融合的通讯业务,可以在基 于SIP协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用于实现融合业务系统与传统消息系统之间的消息交互,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融合业务系统接收由所述融合业务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标识,并将所述第一消息转发给所述传统消息系统;所述融合业务系统建立其预先指定的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发送的第二消息中携带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或建立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在接收到由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第二消息的情况下,所述融合业务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或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用于实现融合业务系统与传统消息系统之间的消息交互,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融合业务系统接收由所述融合业务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标识,并将所述第一消息转发给所述传统消息系统;所述融合业务系统建立其预先指定的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发送的第二消息中携带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或建立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在接收到由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第二消息的情况下,所述融合业务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或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处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融合业务系统将由所述融合业务 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转发至所述传统消息系统之前,进一步包括所述融合业务系统将所述第一消息的格式转换为所述传统消息系统支持的格式以用 于转发至所述传统消息系统。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融合业务系统未预先指定所述第 二标识的情况下,在所述传统消息系统接收到所述来自所述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之后,进 一步包括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将从所述融合业务系统接收的消息发送至传统消息终端; 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向所述融合业务系统返回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响应消息。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向所述融合业务系统 返回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所述响应消息之后,所述传统消息系统立即或者经过预定时间 间隔后将携带所述第二标识的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融合业务系统。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融合业务系统预先指定了所述第 二标识的情况下,在所述传统消息系统接收到所述来自所述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之后,进 一步包括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将从所述融合业务系统接收的消息发送至传统消息终端。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向所述融合业务系 统发送所述第二消息之前,进一步包括所述传统消息系统将所述第二消息的格式转换为所述融合业务系统支持的格式以用 于发送至所述融合业务系统。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军加赞法尔阿里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