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酱香型白酒组分分析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5409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酱香型白酒检测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酱香型白酒组分分析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样:取酱香型白酒样品作为待测样品,无需样品前处理;(2)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场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所述待测样品中的所有组分经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直接进入质谱仪进行测定;(3)定性分析:基于步骤(2)测定得到的数据对所述待测样品中的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其中,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为InfinityLab Poroshell HPH‑C18(2.1×100mm,1.9μm)。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分析酱香型白酒中的组分,为白酒化学组分精细解析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酱香型白酒检测分析,涉及一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酱香型白酒组分分析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白酒由乙醇、水和微量成分三部分组成,其中乙醇和水的占比为98%-99%,剩下的1%-2%则为微量成分,而正是这些微量成分决定了白酒的香型和风格。根据感官特征的不同,白酒主要分为酱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和米香型白酒。一直以来,组分解析是白酒风味研究的重点,根据文献报道,目前分别从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白酒中鉴定出1088、817、518、542种化合物,但是对于白酒中组分的解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与此同时,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可用“一二九八七”进行概括描述,即一年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七个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即对应了七次取酒,其各具特色,而目前多基于感官品评原则进行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的辨别。此外,研究人员多针对挥发性组分、非挥发性组分分别开展了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的差异风味化合物的研究,针对轮次酱香型白酒的组分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某一类化合物、理化特征等的分析,尚未实现对不同轮次酱香型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酱香型白酒组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以超纯水作为流动相A相,100%甲醇作为流动相B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包括:柱温箱温度为38-42℃;自动进样器的温度为3-5℃;进样量为2-4μL;流速为0.2-0.4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条件包括:扫描模式:FullMS/dd-MS2,扫描范围:100-1500m/z,电喷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酱香型白酒组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以超纯水作为流动相a相,100%甲醇作为流动相b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包括:柱温箱温度为38-42℃;自动进样器的温度为3-5℃;进样量为2-4μl;流速为0.2-0.4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条件包括:扫描模式:fullms/dd-ms2,扫描范围:100-1500m/z,电喷雾电离源:esi+和/或esi-;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负离子采集模式的参数设置为:hesi参数设置:喷雾电压:-1.5--2.5kv;毛细管温度:240-260℃;鞘气流速:47-448arb;辅助气体流量:10-12arb;辅助燃气加热器温度:320-370℃;碰撞能量:15-25,25-35,35-45e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步骤(2)测定得到的数据对所述待测样品中的组分进行定性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杨玉波杨帆涂华彬吴丰昌赵晓丽常红宋凡浩曹瑜函剧泽佳张博涵吴婉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