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领域,具体包括一种自支撑三维碳纤维内嵌单质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目前广泛应用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受制于石墨负极材料的低容量密度(372mah/g),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高能量密度储能器件(400-500wh/kg)的需求。因此,开发电极电势与石墨接近(0.1~0.2v)而容量密度更高的负极材料,是目前新型高性能电池研发工作的关键。基于硅、磷、锡、铝等元素的负极材料,通过活性材料与锂的合金化/去合金化反应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并且通常具有相对较高的质量容量密度,因而备受科研和产业界的瞩目。然而,硅和磷系负极通常受制于剧烈的体积变化(300~400%)以及低电导率,无法实现可靠的容量保持性能和倍率性能;此外,硅基负极(~0.4v)和磷基负极(~0.6v)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平均电极电势也相对较高,导致输出能量密度较低。而铝系负极材料电极电势相对较低(0.2~0.3v),容量密度优于石墨类负极(lial合金997mah/g),并且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合金产物具有良好的电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支撑三维碳纤维内嵌单质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纳米材料可替换为预处理铝纳米材料,预处理铝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铝纳米材料加入到有机物溶液中搅拌混匀后过滤、烘干得到表面被有机物薄膜均匀包覆的铝纳米材料;其中铝纳米材料与有机物的质量比为30:1~10:1,有机物为羧甲基纤维素、PMMA、PVDF。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纳米材料的尺寸为1~100nm,包括铝的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片、纳米棒中的一种或多种。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支撑三维碳纤维内嵌单质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纳米材料可替换为预处理铝纳米材料,预处理铝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铝纳米材料加入到有机物溶液中搅拌混匀后过滤、烘干得到表面被有机物薄膜均匀包覆的铝纳米材料;其中铝纳米材料与有机物的质量比为30:1~10:1,有机物为羧甲基纤维素、pmma、pvdf。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纳米材料的尺寸为1~100nm,包括铝的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片、纳米棒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聚物为聚丙烯腈、聚酯、聚氨酯、聚乙烯醇、聚酰胺;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兆威,侯宏英,刘显茜,熊仕昭,胡轲,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