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磁集成装置的Super Buck变换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319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磁集成装置的Super Buck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单元、磁集成装置、功率变换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磁集成装置包括EI型组合磁芯或EE型组合磁芯,成对的绕组绕制在所述EI型组合磁芯或EE型组合磁芯的不同排的磁柱上;其中,一半绕组的绕向为第一方向,另一半绕组的绕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本方案使得磁通在共用磁路的磁柱相互抵消,减小了峰值磁通密度,还减小了磁集成装置的整体体积,有利于提高SuperBuck变换器的输出品质、变换效率与功率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superbuck变换器的磁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空间电源模块中,充电调节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当进入阴影期,蓄电池通过放电调节器实现阴影区内输出母线电压的稳定。充电调节器有多种电路拓扑可供选择,如buck、superbuck、buck-boost等。superbcuk变换器具有输入输出电压极性相同、主电路器件较为简单,输入输出电流连续,对母线以及蓄电池造成的脉动较小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到航天电源系统中。

2、然而,superbuck变换器相比于传统的buck变换器多出了一个电感,这既增加变换器的体积,也不利于提升系统功率密度。而功率密度的高低已经成为现代开关电源性能的重要指标,提高频率虽然可以有效缩小磁性元件的体积,但是高频带来的临近效应与集肤效应也会增加磁性元件的损耗,进而限制开关频率的提升,所以需要采用一种除提升频率以外的技术以减小superbuck变换器的体积,进而提升superbuck变换器的功率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除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磁集成装置的Super Buc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单元、磁集成装置、功率变换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磁集成装置包括EI型组合磁芯或EE型组合磁芯,成对的绕组绕制在所述EI型组合磁芯或EE型组合磁芯的不同排的磁柱上;其中,一半绕组的绕向为第一方向,另一半绕组的绕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磁集成装置的Super Buc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制有绕组的磁柱设有气隙,未绕制绕组的磁柱不设气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磁集成装置的Super Buc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集成装置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磁集成装置的super buc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单元、磁集成装置、功率变换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磁集成装置包括ei型组合磁芯或ee型组合磁芯,成对的绕组绕制在所述ei型组合磁芯或ee型组合磁芯的不同排的磁柱上;其中,一半绕组的绕向为第一方向,另一半绕组的绕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磁集成装置的super buc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制有绕组的磁柱设有气隙,未绕制绕组的磁柱不设气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磁集成装置的super buc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集成装置包括ei型组合磁芯和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该ei型组合磁芯具有三根磁柱,分别为上侧磁柱、中柱和下侧磁柱,所述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绕制在两个磁柱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磁集成装置的super buc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集成装置包括ee型组合磁芯,所述ee型组合磁芯包括并排的第一上侧磁柱和第二上侧磁柱、并排的第一中柱和第二中柱、并排的第一下侧磁柱和第二下侧磁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磁集成装置的super buc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集成装置还包括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绕制在所述ee型组合磁芯的同一个e型磁芯的两个磁柱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磁集成装置的super buc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鑫杰周光锐吴晨昊石磊磊张德斌卢泓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