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近红外光响应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钛(ti)及其合金因具有低密度、低弹性模量、高强度、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成为最常用的骨科植入材料。然而,由于植入物表面的细菌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及骨整合不足等问题,钛植入物失效案例普遍存在。目前,植入物抗菌的一般设计策略,是在钛植入物表面构建功能性材料,来提高生物材料本身的抗菌性能,例如通过载药、改变表面电荷、释放杀菌粒子来杀灭细菌,或者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静电斥力和超疏水性,来抵抗细菌的附着。然而,上述方法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作用才能杀灭细菌,这不可避免地会在重复的抗菌过程中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因此,迫切的需要开发新的方法来快速高效的消除植入物引起的感染。
2、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近红外光响应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近红外光响应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所述纳米材料中,以具有近红外(nir)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光响应型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一端或两端负载有铂纳米粒的金纳米双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双锥的为长径为115.02±11.4nm,直径为26.35±4.12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铂纳米粒的粒径为2.76±0.23nm。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近红外光响应型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光响应型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一端或两端负载有铂纳米粒的金纳米双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双锥的为长径为115.02±11.4nm,直径为26.35±4.12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铂纳米粒的粒径为2.76±0.23nm。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近红外光响应型纳米材料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文,孙宇,贺茂林,覃英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