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5062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21
本申请涉及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对构网型逆变器中的调频模块分别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参考功率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在实际系统中的离散化模型以及系统未来预测输出模型;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离散化模型以及预测输出模型选取目标函数建立相角预同步模型;构网型逆变器基于相角预同步模型进行相角预同步后,构网型逆变器通过对预测输出模型中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而实现对构网型逆变器进行并离网切换,本申请优化了构网型换流器在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动态响应,提高电网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力,具体是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以及能源转型的不断发展,新能源装机容量逐年递增,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通过高比例电力电子换流器接入电网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电力电子设备与传统同步发电机在物理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也因此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对电力电子换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2、频率稳定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首要。通常电力系统中会留有一定的备用容量,并通过限制功率、低频减载等手段,使系统频率保持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可能会导致系统运行成本的增加,也会对用户的用电需求产生影响。构网型逆变器既可以并入电网同步运行,又可以在与电网断开连接时稳定运行在孤岛模式。在孤岛运行时,构网型逆变器单元必须保证频率的稳定,防止负荷变化过大带来的频率偏移,并实现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以提高系统的电能质量;此外,当由孤岛转向并网运行时,还需要保证切换的暂态过程中尽可能减小电压电流带来的冲击影响以实现平滑并网,提高电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参考功率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在实际系统中的离散化模型具体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参考功率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在实际系统中的离散化模型具体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系统未来预测输出模型具体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离散化模型以及预测输出模型选取目标函数建立相角预同步模型具体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构网型逆变器基于相角预同步模型进行相角预同步后,构网型逆变器通过对预测输出模型中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而实现对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英代倩戴汉扬方支剑张健宋新立马鑫张立波吴俊玲李霞陈典顾文波穆世霞赵蕾蕾肖雄李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