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976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08
本申请属于跨介质飞行器技术领域,涉及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跨介质飞行器以及主动流动控制装置;主动流动控制装置设在跨介质飞行器内,包括:高压气体储箱、通气管路、换热通道、储能设备以及多个气源流道;高压气体储箱以及储能设备均通过通气管路与换热通道相连,以使气体由高压气体储箱释放并经通气管路后在换热通道吸热达到超临界态,高压气体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入储能设备;多个气源流道均与储能设备相连,以使在跨介质飞行器的空中飞行、水中飞行以及进水出水过程中,能量转换后的高压气体从不同的气源流道喷出。本申请能够实现跨介质飞行器的减阻降热与姿态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跨介质飞行器,特别是涉及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跨介质飞行器相比单一介质飞行器,兼具有空中飞行速度快、水中隐蔽效果好等特点,可有效增强飞行器机动能力、抗拦截能力等,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在军事应用方面,跨介质飞行器在距离目标较远时,通过空中快速飞行靠近目标,临近目标时转为水中飞行,直至击中目标,可实现快速隐蔽打击目标。

2、现有技术中,冲压发动机常采用再生冷却系统进行热防护,但可能存在再生冷却介质与热载荷不匹配的问题。

3、此外,飞行器在空中超声速飞行时激波阻力较大,而在水中飞行时由于水的密度显著增大,阻力更是骤增;飞行器入水出水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的产生与溃灭对飞行器局部压力载荷影响较大,从而可能影响飞行器的姿态。

4、综上,跨介质飞行器由于要在多个介质中飞行,其飞行面临着冲压发动机防热难、阻力大、出水入水姿态控制难等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跨介质飞行器以及主动流动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流道包括:头部流道、空化流道以及一个以上过渡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流道设在跨介质飞行器的头部,且所述头部流道的长度方向与跨介质飞行器的长度方向平行,以使能量转换后的高压气体经所述头部流道后由跨介质飞行器的头部喷出逆向射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化流道设在跨介质飞行器的头部,且所述空化...

【技术特征摘要】

1.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跨介质飞行器以及主动流动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流道包括:头部流道、空化流道以及一个以上过渡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流道设在跨介质飞行器的头部,且所述头部流道的长度方向与跨介质飞行器的长度方向平行,以使能量转换后的高压气体经所述头部流道后由跨介质飞行器的头部喷出逆向射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化流道设在跨介质飞行器的头部,且所述空化流道与跨介质飞行器的空化器相连,以使能量转换后的高压气体经所述空化流道后由跨介质飞行器的空化器喷出射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介质飞行器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流道设在跨介质飞行器的头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玮罗振兵景向嵘刘强周岩王宇楠程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