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防撞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的车辆防撞钢梁的设计结构存在不合理,导致碰撞产生的能量不能及时的缓冲掉,以至于导致驾驶人和乘车人人身受到危险,特别是对于一些微型车,小型车,有的汽车制造厂商为了节约成本,防撞钢梁的设计较为单一,车辆在受到撞击后,冲击力是向着车辆发动机以及司机方向的,过大的冲击力还是会对车辆发动机、减速箱等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冲击力蔓延至驾驶室内,且现有的车辆在发生碰撞时,车上人员容易出现紧张和慌张的情绪,容易发生安全带解不开的情况,进而容易发生后续危险,因此,现需设计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包括与车架梁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侧设有防撞梁,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壁上连接有两个溃缩机构,两个所述溃缩机构均与防撞梁连接,所述防撞梁的前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包括与车架梁(1)连接的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前侧设有防撞梁(10),所述安装板(2)的前侧壁上连接有两个溃缩机构,两个所述溃缩机构均与防撞梁(10)连接,所述防撞梁(10)的前侧设有保险杠(11),所述保险杠(11)的前侧壁上设有碰撞压力传感器(12),所述保险杠(11)靠近两端的侧壁上均设有与防撞梁(10)连接的卡接机构,所述防撞梁(10)的前侧壁上设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的内部设有气囊总成(24),所述防撞梁(10)的前侧壁上设有对气囊总成(24)固定的两个限位机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对称设置在气囊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包括与车架梁(1)连接的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前侧设有防撞梁(10),所述安装板(2)的前侧壁上连接有两个溃缩机构,两个所述溃缩机构均与防撞梁(10)连接,所述防撞梁(10)的前侧设有保险杠(11),所述保险杠(11)的前侧壁上设有碰撞压力传感器(12),所述保险杠(11)靠近两端的侧壁上均设有与防撞梁(10)连接的卡接机构,所述防撞梁(10)的前侧壁上设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的内部设有气囊总成(24),所述防撞梁(10)的前侧壁上设有对气囊总成(24)固定的两个限位机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对称设置在气囊总成(24)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前侧壁上的溃缩筒(4),所述溃缩筒(4)的前端滑动插接有活动柱(7),所述溃缩筒(4)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的一端连接在活动柱(7)上,所述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连接在溃缩筒(4)的内壁上,所述溃缩筒(4)的外侧壁上设有溃缩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保险杠(11)上的卡杆(26),所述卡杆(2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27),所述卡块(27)卡接在防撞梁(10)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槽(23)内壁上的固定块(28),所述固定块(28)上贯穿设有锁定块(31),所述锁定块(31)与固定块(28)滑动连接,所述锁定块(31)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环(29),所述锁定块(31)上套装有拉簧(30),所述拉簧(30)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块(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吕方芳,张秋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驰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