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物膜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4963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06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工生物膜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人工生物膜补片包括修复层和设于修复层一侧的抗粘连层,抗粘连层具有多孔结构,抗粘连层中包含平均交联度为50%~90%的第一多糖类聚合物和平均交联度为10%~30%的第二多糖类聚合物,抗粘连层中的第一多糖类聚合物和第二多糖类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4:1,有效提高了人工生物膜补片的防粘连效果和生物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物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生物膜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大脑被软脑膜、蛛网膜和硬脑膜三个保护性脑膜层包围。硬脑膜是包围并保护大脑和脊髓的最外层的结缔组织层,由成纤维细胞和大量的细胞外胶原蛋白组成。硬脑膜由两层组成:骨膜/骨内膜层和脑膜层,其中,脑膜层为相对致密的纤维膜结构,穿过枕骨大孔并与脊髓的硬脑膜联系,具有包裹并保护大脑和脊髓,调节神经祖细胞的产生和迁移,调节放射状胶质细胞的存活和增殖,防止脑脊液漏出和脑组织粘连,防止脑浅部感染,维持颅内压等作用。硬脑膜的外层是骨膜或骨内膜层,通常粘附在颅骨上,其多孔表面有利于自体硬脑膜和骨再生。硬脑膜在脑神经出颅处向外延伸,移行而与神经的被膜结合,在枕骨大孔周缘向下延为硬脊膜。硬脑膜和硬脊膜分别是大脑与颅骨、脊柱与脊髓之间重要的功能膜组织,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

2、一些创伤、肿瘤侵袭、手术切除和先天性畸形等因素可能会损坏硬脑(脊)膜,从而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感染、脑膜炎和癫痫。由于硬脑(脊)膜组织是不可再生的,神经外科手术后需要人工硬脑(脊)膜替代物以防止粘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生物膜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层和设于所述修复层一侧的抗粘连层,所述抗粘连层具有多孔结构,所述抗粘连层中包含平均交联度为50%~90%的第一多糖类聚合物和平均交联度为10%~30%的第二多糖类聚合物,所述抗粘连层中的所述第一多糖类聚合物和所述第二多糖类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生物膜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粘连层中的所述第一多糖类聚合物和所述第二多糖类聚合物的质量比为2: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生物膜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生物膜补片具备如下特征(1)~(2)中的至少一个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生物膜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层和设于所述修复层一侧的抗粘连层,所述抗粘连层具有多孔结构,所述抗粘连层中包含平均交联度为50%~90%的第一多糖类聚合物和平均交联度为10%~30%的第二多糖类聚合物,所述抗粘连层中的所述第一多糖类聚合物和所述第二多糖类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生物膜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粘连层中的所述第一多糖类聚合物和所述第二多糖类聚合物的质量比为2: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生物膜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生物膜补片具备如下特征(1)~(2)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生物膜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粘连层中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多糖类聚合物和/或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多糖类聚合物通过静电作用以及次级键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修复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生物膜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莉张冬李先艳许钧智张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