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电驱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863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四电机构型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电驱系统及车辆。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包括:双电机总成,包括减速器、双电机和逆变器;所述减速器、所述双电机和所述逆变器的壳体集成于一体以形成所述双电机总成的外壳,所述逆变器设置在所述双电机的后方;所述双电机总成设置有两个,设置在车架的前端部的所述双电机总成为前电驱模块,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后端部的所述双电机总成为后电驱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前电驱模块与后电驱模块的结构相同,如此仅需开发出一款双电机便能够搭载出四电机车型,提高了车辆的模块化率,降低车辆的开发成本,缩短车辆的开发周期,有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四电机构型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电驱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四电机构型车辆即采用四个电机分别控制车辆的每个轮子,其相比传统汽车具有总功率上限更高、动力更大、驱动模式更多以及续航能力更好的优势,且还能够达到提升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汽车领域的发展趋势。

2、但现有的四电机构型车辆受布置环境的影响,前后电驱模块采用不同方案,存在模块化率低,设计以及制造的成本高的问题;此外,由于前后电驱模块结构的不同,因此需配置与不同的双电机结构匹配的悬置方案,从而增加悬置开发人力、周期和成本,最终增加车辆的设计成本和制造周期,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电驱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的四电机构型车辆的前后电驱模块采用不同的方案导致模块化率低、设计以及制造的成本高,从而导致车辆的设计成本和制造周期大,车辆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中,所述四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置包括前悬置主体和前悬置支架,所述前悬置支架分别与所述前电驱模块和所述后电驱模块连接,所述前悬置主体安装于所述前悬置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位、第二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置包括前悬置主体和前悬置支架,所述前悬置支架分别与所述前电驱模块和所述后电驱模块连接,所述前悬置主体安装于所述前悬置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位、第二固定位、第三固定位和第四固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电机非承载平台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位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位、所述第三固定位和所述第四固定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红星张德亮刘汉斌何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