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立专利>正文

水压启闭型节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8506 阅读:4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压启闭型节水阀,它主要包括阀基座、拉把座、阀杆、阀芯、阀塞、拉把座直线及斜弧状运动凹槽,拉把内运动突组成,所述的阀座分别开设连通阀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阀腔内安置阀芯,阀芯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上端部周边安置密封圈;所述的阀芯的圆周呈圆柱状,并与拉把座内腔保持运行的同心度;所述的阀杆与拉把熔接为一体;它具有结构简捷,使用方便有效,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等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水龙头, 一种在自来水终端利用水压方便有效进行启闭的水 龙头,同时也可是一种供水管网中迅速控制水流通止的水龙头,属于阀类。
技术介绍
目前,自来水管网中所应用的各类阀及龙头中,铸铁螺旋开闭式龙头已遭陶汰,而球 阀、闸阀、截止阀和陶磁芯阀还普通被采用。以上阀类的通病表现在机械易损件较多,强 制性的机械启闭方式反复操作易遭磨损,形成跑、冒、滴、漏而浪费水;并且这类阀 及龙头连接件大多为金属材料,易锈蚀、锈死,使用寿命及密封性能面临现实的困境。采 用塑壳,内置陶磁芯及螺旋升降启闭形式的产品,面临的亦是同样的问题。即使是一些著 名品牌所使用的高档水龙头,因其连接件的复杂性及高级磁芯对水质要求也存在着价位 高、问题多的现象,并不能完全解决实际应用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同样被用户所困扰和 烦恼。而且陶磁芯的排水口始终只能是通径l/2的扇面形孔径,故无法象球阀那样被应用 到管网远距离供水,因为水阻过大,水流不畅,故实际应用存在有局限性。为解决上述问 题,本技术针对专利公报公开的ZL982243928, 一项水龙头技术专利技术进 行研究,所述的专利技术内含阀座、阀杆、阀芯、把手及弹簧延时装置,其原理为拉把带 动阀塞,利用水压差使阀芯上下开闭水流;该专利技术产品,实际应用的最大问题在于 由于拉把与阀杆连接的热熔扁圆型铆钉,仍与拉把盖抵压部位形成相对运动,其磨擦形成 的损坏相当明显,导致铆头损坏无法带动阀杆而致使水阀启闭失灵,用户怨声载道。另由 于拉把座与阀体的连接为胶圈密封旋接,在塑制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两部件之问橡胶圈挤 压膨涨作用的应力,致使阀体开裂及拉把座断裂的现象时有发生,分别会形成线状泄漏和 完全爆裂状态,故使用时十分不安全。另外,由于部件过多,装配复杂,实际产品事故很 多,会形成致命的质量问题,故无法作为成熟技术得到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更安全、更可靠,能更 简便有效地准确控制水流的水压启闭型节水阀。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主要包括阀基座、拉把座、阀杆、阀芯、阀塞、拉把座直线及斜弧状运动凹槽,拉把内运动突组成,所述的阀座分别开设连 通阀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阀腔内安置阀芯,阀芯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上 端部周边安置密封圈;所述的阀芯的圆周呈圆柱状,并与拉把座内腔保持运行的同心度; 所述的阀杆与拉把熔接为一体。所述的闷芯下端设置斜锥状密封圈,该密封圈可插入出水口内边圆周,密封圈呈斜锥 状,其斜锥面与出水口内边形成线性密封;所述的阀塞上设置有可插入密封圈的通孔内、 以形成线性密封的斜锥面。所述的阀杆穿过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围与拉把座的内壁涨合,形成密封状态,并使密 封圈定位在拉把座内;拉把座的上端圆柱体外壁对称地设置了直线运动凹槽和斜弧状运动 凹槽,且拉把内壁设置有与上述直线运动凹槽和斜弧状运动凹槽相配合的定位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结构简捷,使用方便有效,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等特 点,由于杜绝机械磨损,水压启闭,可以塑成钢制造,环保节水,并节约金属原材料,应 用范围广,是一个真正更新换代的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附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阀基 座l、拉把座7、阀杆13、阀芯4、阀塞6、拉把座直线及斜弧状运动凹槽,拉把内运动突 组成,阀座分别开设连通阀腔16的进水口 15和出水口 2。阀腔16内安置阀芯4,阀芯4 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7,该通孔的上端部周边安置密封圈5。阀芯4的圆周呈圆柱状,更好 地保证了与拉把座7内腔运行的同心度。由于阀杆13与拉把10熔接为一体,保证了其强 度,如阀芯有杂质堵塞可强行对阀芯进行抵触,将杂质挤出,由出水口冲走。闷芯4下端 设置斜锥状密封圈3,该密封圈3可插入出水口 2内边圆周,密封圈3呈斜锥状,其斜锥 面与出水口内边形成线性密封,由于斜锥面在阀芯定位时有更大的自由调整性,故在密封 时更具备随机的自我调控,由于腔内的水流是时时具有震动和同流的,故插入密封的效果, 远大于O型圈的效果,O型圈易产生平移晃动而致滴漏,而阀座设置密封圈的做法,则易 水冲变形而漏水,均不可靠。而阀塞6在阀杆1 3的带动下,轻抵阀密封圈5,由阀塞6 上设置的斜锥面插入密封圈5的通孔内,形成线性密封.此时阀芯4处于行程的最底端时 就实现了阀的关闭。而阀塞离开密封圈5时,阀芯4亦离开了出水口,实现阀的开启,当阀芯4到达行程的最上端时,阀处于全开状态。而阀芯4处于中间状态时由于上下正向及 反向的水压差达成平衡状态,阀芯4处于悬浮状,这样也就实现阀的流量大小的调控。而阀杆13运行与拉把座7的密封则是通过密封圈8来实现,阀杆13穿过密封圈8, 具备过度尺寸配合,呈挤压状,实现密封,又能自由运行,密封圈8的外围与拉把座7的 内壁涨合,形成密封状态,并使密封圈8定位在拉把座7内,由于相互的挤涨压力远大于 阈杆运行的轻微阻力,不致于因阀杆上下移动而使密封圈8脱落。拉把座7的上端圆柱体 外壁对称地设置了直线运动凹槽和斜弧状运动凹槽9,无论直线槽和斜弧槽,其上下垂直 行程均是一致的,这样无论拉把10以直线带动还是旋转带动阀杆1 3运行,均能准确实 现阀的启闭,不致因行程误差造成滴漏。当拉把10内壁设置的定位突12置于真线凹槽11 时,拉把10呈直线上垂直运行;当定位突12置于斜弧状凹槽9时,拉把10呈旋转式 运动。直线运动槽底部设有锁位,可防回震水引起的滴漏。该形式水阀,最易形成几种质量之忧首先是阀开裂,拉把座断裂,导致冒、跑、 滴、漏,其次是阀杆铆头磨损脱蒋,无法带动阀杆而不能开启水阀。针对上述问题,拉 把座7与阀基座l的连接取消了螺纹旋接压闭密封圈的方式,采用直插式熔接,融合面在 14的位置,两者融为一体完全消除了爆裂或开裂的隐患。而阀杆12与拉把10上端内部 设置的凹圆孔形成插入式熔接,使两者固连,既能准确定位又可稳同使用,保证了该关键 部位的质量要求。如此,该阀己形成全密封状态,各部件的连接均十分牢固,而配合尺寸 亦被很好的控制,消除了质量忧患,真正形成了安全可靠的产品。而进水口 15及出水口 18,可分别安置进水网及水咀,以方便使用及清洁过滤,而进水网亦具备保护阀芯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阀基座设有贯通阀内腔的进出水口,进水口以国家标准制定,出水口可 依需要设置口径,为更准确控制零件尺寸和利于运行,阔芯周边呈圆周状,中间开设相应 比例的通孔,与该通孔相配合的阀塞在阀杆的带动下实现启闭过程。整个开闭阶段,阀塞 仅在关闭时轻抵阀芯上部的密封圈,而其它开启过程阀塞均离开阀芯,并无直接拉动阀芯 的作用,阔芯的运行均由水压差及浮力完成。本技术阀基座内腔不设密封圈,而阀芯的上部通孔及下部则设有密封圈,上部密 封圈与阀塞相互作用,下部密封圈呈斜锥状,置于阀芯所设的凹槽内,斜锥状的密封圈与 阀基座内出水品的内周边呈线性密封,由于密封圈里斜锥状,插入出水口时,无相对位移, 密封性可靠,由于以往O密封圈或阀座设置密封圈的方式,o型圈不易控制密封位,稍有 偏芯则产生滴漏,而阀座所设密封圈易被水冲起或变形,固该密封圈时刻置于水流直冲的5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压启闭型节水阀,它主要包括阀基座、拉把座、阀杆、阀芯、阀塞、拉把座直线及斜弧状运动凹槽,拉把内运动突组成,所述的阀座分别开设连通阀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腔(16)内安置阀芯(4),阀芯(4)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7),该通孔的上端部周边安置密封圈(5);所述的阀芯(4)的圆周呈圆柱状,并与拉把座(7)内腔保持运行的同心度;所述的阀杆(13)与拉把(10)熔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压启闭型节水阀,它主要包括阀基座、拉把座、阀杆、阀芯、阀塞、拉把座直线及斜弧状运动凹槽,拉把内运动突组成,所述的阀座分别开设连通阀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腔(16)内安置阀芯(4),阀芯(4)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7),该通孔的上端部周边安置密封圈(5);所述的阀芯(4)的圆周呈圆柱状,并与拉把座(7)内腔保持运行的同心度;所述的阀杆(13)与拉把(10)熔接为一体。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压启闭型节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闷芯(4)下端设置 斜锥状密封圈(3),该密封圈(3)可插入出水口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立
申请(专利权)人:余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