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阮红菊专利>正文

一种旅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840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拉式旅行箱。包括箱体、支脚、滚轮以及设于箱体后侧的伸缩拉把,所述的箱体后侧底部设有一个或若干个下端与箱体相铰接的槽形壳体,其槽口朝外,槽底与箱体底部之间设有一个定位缓冲装置,槽形壳体内设有滚动装置,所述的滚轮设于箱体底部后侧或槽形壳体的铰接端。使得手拉旅行箱在上楼梯过程中不会发生大的颠簸。在平时不上楼梯使用时,槽形壳体可以转动到与箱体贴紧的位置,以达到简洁美观的效果。在平地上拖动时,可以让槽形壳体与箱体达到一定的角度,使得滚轮与槽形壳体内的滚动装置都与地面接触,可以减少使用者在拉动旅行箱的过程中的上提的力,使用起来非常省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拉式旅行箱
技术介绍
人们在出行时,如果需要带较大的物品时,常常会使用手拉旅行箱。手拉 旅行箱为人们在旅途中节省了不少体力,但是在上下楼梯时,刚必须提起旅行 箱才能继续前行,若是旅行箱内的物品较大,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遇到使 用者力气有限的情况,甚至就因为无法前行了。因此传统的手拉式旅行箱在这 方面还是有前较为突出的缺陷。为了解决这种手拉式旅行箱上楼梯时的缺陷,人们曾思考了各种方法。如申请号为200710013227. X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旅行箱, 箱体的内底面为双层底面,在两底面之间的空隙内两端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 滑轮,箱体底面两端设有两个开口,履带穿过开口并绕过滑轮设于箱体内外底 面上。上楼时,旅行箱靠拉力和履带的滑动上楼。这种设计需要履带较长,比 较笨重,而且在使用时,使用者需要附身拉动箱子,所以会非常累。申请号为 200320100094.7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旅行箱,它在箱体上设置有基架,该基 架固定在箱体的一侧,该基架的外缘设置有槽,该基架上活动设置有滑轮,该 滑轮上附设有履带。这种设计由于履带的安装是固定的,所以在不需要上楼梯 时,拉动箱子过程中摩擦较大,比较费力。而且由于它的角度是固定的,所以 不适应上下多种不同高度的楼梯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现有手拉式旅行箱上下楼梯不方 便,需要手提,而现有的改进还存在着比较笨重,外形不够美观,使用比较不 方便等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旅 行箱,包括箱体、支脚、滚轮以及设于箱体后侧的伸縮拉把,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箱体后侧底部设有一个或若干个下端与箱体相铰接的槽形壳体,其槽口朝外, 槽底与箱体底部之间设有一个定位缓冲装置,槽形壳体内设有滚动装置,所述 的滚轮设于箱体底部后侧或槽形壳体的铰接端。槽形壳体可以绕铰接点转动, 并由于受到定位缓冲装置的限制作用,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并可以定 位在一个适当的角度,当使用者在拉着这种旅行箱上楼梯时,其滚轮在下一个 台阶,其槽形壳体内的滚动装置与上一个台阶的立面或棱角处相接触,并在拉 力作用下发生滚动,旅行箱因此向上移动。幸滚轮上一台阶之后,槽形壳体内 的滚动装置对于更上一个台阶的立面或棱角相接触。所以这种结构使得手拉旅 行箱在上楼梯过程中不会发生大的颠簸。在平时不上楼梯使用时,槽形壳体可 以转动到与箱体贴紧的位置,以达到简洁美观的效果。在平地上拖动时,可以 让槽形壳体与箱体达到一定的角度,使得滚轮与槽形壳体内的滚动装置都与地 面接触,可以减少使用者在拉动旅行箱的过程中的上提的力,使用起来非常省 力。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缓冲装置设有一个或若干个气动撑杆或者带有压力 弹簧的伸縮杆或者压力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槽底和箱体底部相连。这两种设计 都可以保证定位杆具有一定的支撑力,也可保证在上楼梯过程中,槽形壳体具 有一定的回转角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台阶的需要,并且能够对一定的震荡起 到缓冲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缓冲装置气动撑杆或者带有压力弹簧的伸縮杆或者压力弹簧都分为若干组,每组之间设有一个与槽形壳体的铰接点相铰接的隔板。 这种设计避免了单个气动撑杆或伸縮杆因为长度过长,造成容易发生左右晃动 的问题,使得滚动装置的定位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的滚动装置为设于槽形壳体内的若干个小滚轮,小滚轮的转动轴设于槽形壳体的两侧槽壁上,小滚轮的边缘高于槽壁0. 5-2厘米。小滚 轮作为滚动装置的组成部分,具简单、易加工的特点。作为优选,所述的滚动装置有若干个履带轮,履带轮的转动轴设于槽形壳 体的两侧槽壁上,履带轮外侧设有履带,履带的外侧高于槽壁0. 5-2厘米。履 带可以使得在上楼梯时这个滚动装置随时与上台阶相接触,并且平稳过渡,几 乎可以达到完全没有颠簸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槽形壳体的上端部至少设有一个小滚轮,小滚轮的外边 缘高于槽形壳体上端部槽壁0.5-2厘米。这种设计保证了在上楼梯过程中,槽 形壳体不会与台阶接触,对槽形壳体起到了保护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小滚轮在每个槽形壳体内单排或若干排交错排列。这两 种排列都可以使得小滚轮在受力上的均衡。作为优选,所述的履带外侧高于槽形壳体上端部槽壁0. 5-2厘米。这种设 计保证了在上楼梯过程中,槽形壳体不会与台阶接触,对槽形壳体起到了保护 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槽形壳体与箱体之间高有一个卡锁,卡锁的锁扣通过一 条杆件或绳与一个设于拉把上的开锁按钮相连。在需要要使用槽形壳体及其滚 动装置时,只要按动开锁按钮就可以使得槽形壳体从处在与箱体贴紧的位置打 开到工作位置。而在不需要使用这个装置时,用手推动槽形壳体,使其达到与 箱体相贴紧的位置,卡锁会自动将其卡住。作为优选,所述的气动撑杆或者为一个带有压力弹簧的伸縮杆或者压力弹 簧撑开后,槽形壳体与箱体后侧面的夹角为20-45度。这个角度可以保证槽形壳体只能有一个向上翻转的驱势,而不会有向下翻转的驱势。进一步保证该手 拉旅行箱在楼梯上拉动过程中的平稳。本技术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手拉旅行箱可以平稳的在上楼梯过 程中拉动,并且使用方便,外形简洁大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旅行箱的一种结构示意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旅行箱的槽形壳体及滚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旅行箱的一种结构示意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旅行箱的滚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附图5是本技术一种旅行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 说明。实施例1: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旅行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它包括箱体1,箱体的后部设有拉把8,箱体下部的支脚7和滚轮6,滚轮设于箱体下部的 偏后侧处,分为左右两个。箱体的后部下侧接近于滚轮处设有两个槽形壳体2,槽形壳体与滚轮相对应,并于箱体相铰接,铰接点为近滚轮的一端,自由端朝上。槽形壳体内设有四个一字形排列的小滚轮3,小滚轮的边缘大约高出槽形壳 体两侧1厘米,其中有一个小滚轮设于槽形壳体的上端部,该小滚轮的边缘露 出上端1厘米左右。槽形壳体的底部与一个气动撑杆4相铰接,气动撑杆的另 一端与箱体的后部相铰接。气动撑杆撑开后,槽形壳体与箱体底部的夹角为45 度。槽形壳体的自由端与相体后部之间设有一个卡锁5,卡锁与拉把上的开锁按 钮9机械连接。对于以上结构,还可以将滚轮6设于槽形壳体的铰接端。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上楼梯的情况,可以按动开锁按钮, 使得槽形壳体在气动撑杆的作用力下发生转动,并且转动到一定的预设角度上。 其滚轮在下一个台阶,其槽形壳体内的小滚轮与上一个台阶的立面或棱角处相 接触,并在拉力作用下发生滚动,旅行箱因此向上移动。当滚轮上一台阶之后, 槽形壳体内的滚动装置对于更上一个台阶的立面或棱角相接触。所以这种结构 使得手拉旅行箱在上楼梯过程中不会发生大的颠簸。在平时不上楼梯使用时, 槽形壳体可以转动到与箱体贴紧的位置,以达到简洁美观的效果。在平地上拖 动时,可以让槽形壳体与箱体达到一定的角度,使得滚轮与槽形壳体内的滚动 装置都与地面接触,可以减少使用者在拉动旅行箱的过程中的上提的力,使用起来非常省力。如图4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旅行箱,包括箱体、支脚、滚轮以及设于箱体后侧的伸缩拉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后侧底部设有一个或若干个下端与箱体相铰接的槽形壳体,其槽口朝外,槽底与箱体底部之间设有一个定位缓冲装置,槽形壳体内设有滚动装置,所述的滚轮设于箱体底部后侧或槽形壳体的铰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旅行箱,包括箱体、支脚、滚轮以及设于箱体后侧的伸缩拉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后侧底部设有一个或若干个下端与箱体相铰接的槽形壳体,其槽口朝外,槽底与箱体底部之间设有一个定位缓冲装置,槽形壳体内设有滚动装置,所述的滚轮设于箱体底部后侧或槽形壳体的铰接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缓冲装置设有一 个或若干个气动撑杆或者带有压力弹簧的伸縮杆或者压力弹簧,其两端分别 与槽底和箱体底部相连。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缓冲装置气动撑 杆或者带有压力弹簧的伸缩杆或者压力弹簧都分为若干组,每组之间设有一 个与槽形壳体的铰接点相铰接的隔板。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装置为 设于槽形壳体内的若干个小滚轮,小滚轮的转动轴设于槽形壳体的两侧槽壁 上,小滚轮的边缘高于槽壁0. 5-2厘米。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红菊
申请(专利权)人:阮红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