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具体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的电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增压器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就是通过利用排出废气的能量冲击排气管道中的涡轮机叶轮,同时带动压气机叶轮旋转,使得增压后的气体送至发动机,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让发动机爆发出更大的扭矩和功率;然而,在发动机刚启动时,由于其产生的废气较小,导致压气机叶轮旋转速度较慢,从而使得压气机的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发动机的需求,现有的技术中常常用到两组涡轮增压器并联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而这种方式无疑会使得增压器占据的面积较大,且会使得机器整体的重量产生较大的增加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轮增压器的电辅助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开启初期效率较低,且通过增加一组涡轮增压器的方式去解决会增加空间的占用以及增加重量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使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的电辅助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和压气机,所述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增压器的电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增压器(1),所述涡轮增压器(1)包括涡轮机(12)和压气机(11),所述压气机(11)的出气端连接有进气主管(41)的一端,所述进气主管(41)的另一端连接有发动机(7)的进气端,所述进气主管(41)上连接有加压管(42)的一端,所述加压管(42)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子增压器(5)的进气端,所述电子增压器(5)的出气端连接有进气支管(43)的一端,所述进气支管(43)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主管(41)连接,所述进气主管(41)上还安装有控制阀(61),所述控制阀(61)位于所述进气支管(43)、加压管(42)之间;所述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的电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增压器(1),所述涡轮增压器(1)包括涡轮机(12)和压气机(11),所述压气机(11)的出气端连接有进气主管(41)的一端,所述进气主管(41)的另一端连接有发动机(7)的进气端,所述进气主管(41)上连接有加压管(42)的一端,所述加压管(42)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子增压器(5)的进气端,所述电子增压器(5)的出气端连接有进气支管(43)的一端,所述进气支管(43)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主管(41)连接,所述进气主管(41)上还安装有控制阀(61),所述控制阀(61)位于所述进气支管(43)、加压管(42)之间;所述发动机(7)的出气端连接有出气管(44)的一端,所述出气管(44)的另一端与所述涡轮机(12)的进气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的电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增压器(5)包括电子增压器壳体(53),所述电子增压器壳体(53)内固定安装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的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电辅助叶轮(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的电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44)上还连接有回流管(45)的一端,所述回流管(45)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主管(41)连接,所述回流管(45)位于所述发动机(7)与所述进气支管(4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的电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11)包括压气机壳体(2),所述涡轮机(12)包括涡轮机壳体(3),所述压气机壳体(2)、涡轮机壳体(3)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间壳体(8),所述中间壳体(8)中部转动安装有转轴(86),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压气机壳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气机叶轮(21),所述转轴(8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范成,陈俊宁,杜智萍,王忠起,郑新前,张红丽,张夏琦,张茂成,赵欢,陈书贤,卢艳,徐鹏飞,隋桂永,单嘉浩,孙学智,孙浩,孙茂香,冯宁,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