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荣均专利>正文

秸秆气化炉配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46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气化炉配氧盘。该配氧盘布局为中空“十字”形,分为左区、中区、右区、上区、下区五个燃烧区域,根据风速确定配氧孔的大小,达到均匀供氧的目的,从而就避免了烧空烧偏现象的产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秸秆气化炉配氧装置,特别是一种秸秆气化炉配氧盘
技术介绍
目前的秸秆气化炉普遍存在烧空烧偏的问题,追及根源还是供氧不均匀,那里供 氧多了那里就燃烧的快,就形成空洞,形成一边燃烧一边不燃烧的状况,目前采用的中心供 氧,辅射供氧、环形供氧等等方法措施也都存在着供氧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秸秆气化炉配氧盘,以避免秸秆气化炉普遍存在烧 空烧偏的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配氧盘布局为中空十字形,分为左区、中区、右区、 上区、下区五个燃烧区域,左区临近进风口 ,气流集中流速高单位含氧量较多,采用小24mm 配氧孔;中区是通过其他燃烧区域的必经之路,气流集中流速较高,单位含氧量较高,故 采用小24mm配氧孔;气流穿过左区、中区进入右区、上区时,气流相对较散流速低,单位 含氧量相对较少,采用小32mm配氧孔,下区的气流性质虽说和上区相同,但考虑到其临进 出灰口 ,上部的燃料压实程度较其它部分要松散,燃烧空间相对较大,较容易燃烧,故采用 小24mm配氧孔减少供氧,以使其放缓燃烧速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综合来看流速高,气流集中的左区,中区供氧较少,流速 低气流分散的右区、上区供氧较多,而燃料相对较松散燃烧空间相对较大的下区供氧较少, 这样从整体上来看就达到均匀供氧的目的,从而也就避免了烧空烧偏现象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秸秆气化炉配氧盘结构示意图 1、左区 2、中区 3、右区 4、上区 5、下区 6、进风口 7、出灰口 8、配氧孔具体实施方式该配氧盘布局为中空十字形,分为左区1、中区2、右区3、上区4、下区5五个燃 烧区域,左区1、右区3、上区4、下区5分别位于十字形的左、右、上、下各部分,中区2位于 十字形的中心结点,左区1设置进风口 6,气流集中流速高单位含氧量较多,采用小24mm 配氧孔8 ;中区2是通过其他燃烧区域的必经之路,气流集中流速成高,单位含氧量较高,故 也采用小24mm配氧孔8 ;气流穿过左区1、中区2进入右区3、上区4时,气流相对较散流速 低,单位含氧量相对较少,采用小32mm配氧孔8,下区5的气流性质虽说和上区相同,但考虑 到其临进出灰口 7,上部的燃料压实程度较其它部分要松散,燃烧空间相对较大,较容易燃 烧,故采用小24mm配氧孔8减少供氧,以使其放缓燃烧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气化炉配氧盘,其特征是配氧盘布局为中空“十字”形,分为左区(1)、中区(2)、右区(3)、上区(4)、下区(5)五个燃烧区域,左区(1)、右区(3)、上区(4)、下区(5)分别位于“十字”形的左、右、上、下各部分,中区(2)位于“十字”形的中心结点,左区(1)设置进风口(6),下区(5)临进出灰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秸秆气化炉配氧盘,其特征是配氧盘布局为中空“十字”形,分为左区(1)、中区(2)、右区(3)、上区(4)、下区(5)五个燃烧区域,左区(1)、右区(3)、上区(4)、下区(5)分别位于“十字”形的左、右、上、下各部分,中区(2)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均
申请(专利权)人:陈荣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