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支护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24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支护桩,包括桩板、第一桩裙、第二桩裙,第一桩裙、第二桩裙设在桩板后表面中部的两侧,第一桩裙、第二桩裙外侧边的拐角部分均设有可调节边,第一桩裙外侧边的中部开设有对接口,第二桩裙外侧边的中部对应对接口设有对接头,第一桩裙、第二桩裙与所连接的桩板的两侧后部之间形成沉积槽,第一桩裙、第二桩裙相邻的一侧之间共同形成拱形槽。本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实现基于弯曲河道的可调式布设及拼接安装,同时进水面有利于河流所属环境下的相应生态植物的附着,也有利于河流所属环境下的动物的藏身、生存,从而最大化的减少支护桩布设即河道混凝土防护施工过程中对动植物的生存所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护桩,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支护桩


技术介绍

1、在河道混凝土防护施工过程中,针对一些土壤塌落度较大、土壤易流失以及河道两侧存在较高建筑的河道段,会采用支护桩对河道进行防护,避免河道堤岸出现塌陷、水土流失等现象。

2、现有的支护桩在应用的,为了提高相邻支护桩之间的连接的紧密性,多会分别设置凹凸结构来实现相邻支护桩之间的拼接,然而此类凹凸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无法合理的适配河道弯曲段。

3、进一步的现有支护桩临水面多为光滑的状态,在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无法形成有效阴影,同时也不利于水体中固体物质依居桩体表面进行沉积,从而不利于河道所属环境下的动物、植物的藏身、生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态支护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态支护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态支护桩,包括桩板、第一桩裙、第二桩裙,所述第一桩裙、第二桩裙设在桩板后表面中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桩裙、第二桩裙、桩板共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板(1)、第一桩裙(2)、第二桩裙(3),所述第一桩裙(2)、第二桩裙(3)设在桩板(1)后表面中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桩裙(2)、第二桩裙(3)、桩板(1)共同构成的端面呈π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板(1)、第一桩裙(2)、第二桩裙(3)及对接头(301)之间为一体式混凝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板(1)、第一桩裙(2)、第二桩裙(3)及对接头(301)之间共同布设有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板(1)、第一桩裙(2)、第二桩裙(3),所述第一桩裙(2)、第二桩裙(3)设在桩板(1)后表面中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桩裙(2)、第二桩裙(3)、桩板(1)共同构成的端面呈π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板(1)、第一桩裙(2)、第二桩裙(3)及对接头(301)之间为一体式混凝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尚罗丹刘晓冬张嘉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皖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