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涉及水中高桩承台施工的钢吊箱下放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吊箱下放的后置式支撑钢护筒。
技术介绍
1、水中高桩承台通常采用钢吊箱方式施工。如图1所示,一般在桩基4施工完成后,在桩基施工钢护筒7顶部设置钢吊箱下放装置5,利用桩基施工钢护筒7作为支撑和导向结构下放钢吊箱6,钢吊箱下放到位后,在钢吊箱内浇筑封底混凝土,然后抽干钢吊箱内的水,割除桩基施工钢护筒7位于钢吊箱6底板61以上部分,在钢吊箱内进行承台混凝土浇筑施工。一般情况下,切割下来的部分钢护筒由于长度较小,再利用价值较低,而河床面到钢吊箱底板之间的部分钢护筒只能永久留在水中,浪费比较严重。如果在钢吊箱下放前将桩基施工钢护筒河床以上部分整体割除回收,则无法设置钢吊箱下放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钢吊箱下放的后置式支撑钢护筒,桩基施工完成后,可将河床面以上的桩基施工钢护筒整体割除回收利用,而用本技术作为钢吊箱下放的支撑结构,以减少浪费。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吊箱下放的后置式支撑钢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护筒内壁上距下端筒口一定距离处焊接一环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与钢护筒的轴心垂直,支撑板的周边与钢护筒内壁焊接,支撑板顶面环向等距焊接多块加劲板,所述加劲板的板面与支撑板的板面垂直,每块加劲板的底边与支撑板顶面焊接,每块加劲板一侧与钢护筒内壁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吊箱下放的后置式支撑钢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护筒的下端筒口为喇叭形扩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吊箱下放的后置式支撑钢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钢护筒下端筒口的距离不小于5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吊箱下放的后置式支撑钢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护筒内壁上距下端筒口一定距离处焊接一环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与钢护筒的轴心垂直,支撑板的周边与钢护筒内壁焊接,支撑板顶面环向等距焊接多块加劲板,所述加劲板的板面与支撑板的板面垂直,每块加劲板的底边与支撑板顶面焊接,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文,魏战胜,薛飞,王日林,尚莉莉,王佳,高智利,曹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