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对数螺旋线叶轮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24721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对数螺旋线叶轮及其装配方法,包括主轴和设置于主轴的拆分式叶轮,拆分式叶轮包括拼装叠加的若干组叶轮单元层;每组叶轮单元层包括多个拼接的叶块,叶块环绕设置于主轴,叶块的周侧壁设置为两个半导流面,且两个半导流面在远离主轴的一侧相交,相邻的叶块的两个半导流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导流面;每个半导流面的侧边下沿设置为对数螺旋线段,且半导流面由其侧边下沿的对数螺旋线线段绕主轴旋转式向上拉伸而成;盖板,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拆分式叶轮的两端,且盖板与主轴可拆卸连接。通过将叶轮进行拆分式的设计制造,采用模块化、装配式结构降低叶轮制造的加工成本、加工难度以及安装维护难度,方便后期的安装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采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对数螺旋线叶轮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社会,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注意力。然而,尽管风能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传统叶轮技术在其利用过程中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利用。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传统叶轮的体积大、安装围护成本高以及在低风速下发电效率低等方面的挑战。

2、首先,传统叶轮通常体积庞大,这对于安装和运输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型的叶轮需要专门的设备进行搬运,而且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项目的成本和复杂度。此外,由于叶轮体积庞大,所需的围护设施和支撑结构也相对复杂,增加了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3、其次,传统叶轮在低风速下的发电效率较低,这导致了大量的风能无法有效地转化为电能。特别是在风速低于5m/s时,传统叶轮较难被直接驱动旋转,发电效率更是大幅下降。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也限制了风能的利用效率,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应用。

4、有鉴于此,提出一种装配式对数螺旋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对数螺旋线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和设置于所述主轴(1)的拆分式叶轮(2),所述拆分式叶轮(2)包括拼装叠加的若干组叶轮单元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对数螺旋线叶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套圈(6),所述叶轮单元层(4)设置有环槽(7),所述环槽(7)沿所述主轴(1)环绕设置,所述定位套圈(6)设置在所述环槽(7)内,所述定位套圈(6)的高度大于在所述环槽(7)的深度,相邻所述叶轮单元层(4)之间通过所述环槽(7)和定位套圈(6)进行定位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对数螺旋线叶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叶轮单元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对数螺旋线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和设置于所述主轴(1)的拆分式叶轮(2),所述拆分式叶轮(2)包括拼装叠加的若干组叶轮单元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对数螺旋线叶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套圈(6),所述叶轮单元层(4)设置有环槽(7),所述环槽(7)沿所述主轴(1)环绕设置,所述定位套圈(6)设置在所述环槽(7)内,所述定位套圈(6)的高度大于在所述环槽(7)的深度,相邻所述叶轮单元层(4)之间通过所述环槽(7)和定位套圈(6)进行定位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对数螺旋线叶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叶轮单元层(4)上的多个所述叶块(41)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叶块(41)通过所述环槽(7)和定位套圈(6)的配合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对数螺旋线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5)包括第一半导流面(51)和第二半导流面(5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半导流面(51)和所述第二半导流面(52)之间相互拼接;所述半导流面远离所述主轴(1)的一侧边沿的导程角(42)设置为5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对数螺旋线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块(41)设置有抵接条(8),所述抵接条(8)沿所述第一半导流面(51)和所述第二半导流面(5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水电许涛陈菊花许永健许茜倩
申请(专利权)人:传孚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