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防护板、电池壳体、电池包及用电系统。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一般固定于底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出现底盘磕碰的情况。底部磕碰问题是目前造成电动汽车冒烟失火的最主要外部问题,为了防止此类问题发生,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大多使用金属护板来保护电池包。但是机械防护只能减轻电池包被撞击时的损伤程度,在更高强度的撞击下,电池包依然有被撞击损伤进而电池包内部电池出现热失控的风险,电池包出现热失控会发生爆炸,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防护板、电池壳体、电池包及用电系统,电池包防护板的抑制层可以抑制电池包的热失控,电池包的安全性能更好。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防护板,包括抑制层,抑制层包括具有粘性的吸热材料,电池包防护板被异物刺穿时,吸热材料随异物进入电池包内,吸热材料吸收电池包内产生的热量。
3、本实施例的电池包防护板用于防护电池包,电池包防护板设置于电池包的底部。当电池包的底部受到尖锐物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抑制层;所述抑制层包括具有粘性的吸热材料,所述电池包防护板被异物刺穿时,所述吸热材料随所述异物进入电池包内,所述吸热材料吸收所述电池包内产生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在室温下的粘度大于或等于3000m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的相变潜热大于或等于1200kJ/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包括相变类凝胶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抑制层;所述抑制层包括具有粘性的吸热材料,所述电池包防护板被异物刺穿时,所述吸热材料随所述异物进入电池包内,所述吸热材料吸收所述电池包内产生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在室温下的粘度大于或等于3000m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的相变潜热大于或等于1200kj/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包括相变类凝胶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类凝胶材料包括水凝胶或蜡凝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类凝胶材料包括70wt%-90wt%的相变材料和10wt%-30wt%的高分子基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层包括第一底壳,所述第一底壳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吸热材料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和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腔壁面之间设置有封装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层的厚度h满足以下条件:2mm≤h≤1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的压缩模量小于或等于1kpa;所述吸热材料的储能模量小于或等于10kpa,所述吸热材料的切变模量小于或等于10kpa。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中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层;沿所述电池包防护板的厚度方向,所述抑制层和所述防护层层叠。
1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燃,林文生,黄淋奎,谭剑,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