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装置及其再生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605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湿装置及其再生结构,该装置包括:一冷凝回路,其内具有一循环气流;一除湿体,用于供一气流通过以吸收该气流的水分;一再生部,设置于该除湿体的一侧且与该冷凝回路相连接,该再生部以等离子将该循环气流游离化,使该游离化的该循环气流脱附该除湿体上的水分。通过产生连续式带电循环气流来脱附吸附组件上的水份,取代传统以电热脱附方式的除湿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带电粒子脱附干燥技术,可利用高能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驱动力及电场,直接改变水分子与除湿结构体间的吸附力,以使水汽由吸附组件上脱附。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要低能量即可产生水份脱附效果,因此可降低再生脱附系统耗能,取代传统高耗能的电热系统,大幅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湿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结合带电粒子再生脱附与吸附 式除湿干燥的除湿装置及其再生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上一般家用除湿机的除湿方式是以冷媒压縮机系统来冷凝空气中的 水气,以达到室内空气干燥的目的。但是由于使用冷媒所衍生的臭氧层破坏问 题,因此开发不需冷媒的除湿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在除湿的技术当中,转轮式吸附除湿的技术即不需使用压縮机与冷媒,通 过除湿体吸附室内空气水气,然后再以电热加热空气流经除湿体再生侧,进行 水汽脱附。再生侧的高温高湿空气导入热交换器中进行冷凝,以集水盒收集冷 凝水分,达到家用除湿装置的目的。由于转轮式除湿机以除湿体吸湿的特性完 成除湿机制,具有不受环境气体温度及湿度条件限制,并且不需使用传统的压 縮机,因此具有低噪音及避免冷媒使用等技术优势。转轮式吸附除湿机1其作用原理流程如图1所示,其将室内潮湿的气流90吸经热交换器10,再进入除湿体ll,使得除湿体得以吸附气流90内的水 分。吸附完成的干燥气流92由除湿风机12排入室内,即完成空气除湿工作。 另一方面,电热器13提升循环气流91的温度,利用高温的循环气流91与除 湿体11上水分子的温度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冷凝回路,其内具有一循环气流; 一除湿体,用于供一气流通过以吸收该气流的水分;以及 一再生部,设置于该除湿体的一侧且与该冷凝回路相连接,该再生部以等离子将该循环气流游离化,使该游离化的该 循环气流脱附该除湿体上的水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冷凝回路,其内具有一循环气流;一除湿体,用于供一气流通过以吸收该气流的水分;以及一再生部,设置于该除湿体的一侧且与该冷凝回路相连接,该再生部以等离子将该循环气流游离化,使该游离化的该循环气流脱附该除湿体上的水分。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凝回路还包括有 一冷凝盘管,与该再生部相连接,该冷凝盘管内具有多个流道以提供该循环气流通过;以及一再生风机,与该冷凝盘管以及该再生部相连接。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再生部还包括有 一对电极,分别设置于该除湿体的两侧,每一电极具有多个气体通道;以及一对绝缘体,分别与该对电极相连接,每一绝缘体具有多个绝缘结构,每 一个绝缘结构分别与每一个气体通道相对应。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电极还具有多个 通孔以形成多个该气体通道。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结构为一柱体, 其内具有一绝缘通道与对应的通孔相连通。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电极还具有多个 凸柱,每一个凸柱内具有该气体通道。 A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结构为一通孔结 构,用于提供电极的凸柱通过。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凸柱贯通该电极 而分设于该电极的两侧。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电极还具有多个 锥形凸柱,该锥形凸柱的周围具有至少一开孔以形成该气体通道。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结构为一通孔结 构,用于提供电极的凸柱通过。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加热单元,以 增加进入冷凝盘管的循环气流温度。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除湿体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明宪黄朝琴郑名山林育立黄廷位周雅文陈建良洪敏郎彭及青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