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561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电装置,包括能源发送器以及能源接收器。能源发送器则用于接收第一电能并转换成能源,至于能源接收器是用于接收上述能源,并转换形成第二电能以为外部装置使用。前述的第一电能可利用自然能源转换模块,将自然能源形成第一电能,而传输介质为光纤、波导或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源转换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自然能源具有低污染、高再生、取得容易的特性,特别是风力及太阳能, 相较于火力发电燃料资源的有限(煤炭、石油、天然瓦斯)以及产生煤灰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或者水力发电受限于地形、河流的限制,在开发风力及太 阳能的应用上具有更大诱因。尤其整合多项自然能源而非仰赖单一来源,更 能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及持续性。近年来关于太阳能发电的开发应用日益剧增,企业大规模的设立太阳能 薄膜板以降低生产所需的耗电成本也日渐风行,营造一个低污染的生产环境 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而如何更有效广泛地将自然能源转换成的电能储存以 为其它应用,更是永续能源的重要课题。譬如美国专利US6,994,448披露一 种使用太阳能做为能量的发光装置。不过,由于电能为驱动电子仪器、电器使用的必需要件,而传统的充电 方式,其电能是利用既有的火力、水力、核能发电来产生的,再通过变压器、 电源线、插座达到充电效果。然而,既有的充电方式因为需靠接触才得以实 现,除了易造成接触点氧化充电效果不佳外,也容易造成火花、触电、跳电 的危险。另外,各种不同的电子、电器用品所需的电源线、充电设备也有所 不同,所以使用多种电子产品会造成线路纠缠,并且因为电源来源、线路长 短而限制使用的地域及活动空间。近来也有部分关于利用无线方式进行充电的研发,例如美国专利 US2007/0114967披露一种光充电装置,其中包含一个光源与一个连接到光源 的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一个以太阳能电池为接收装置的携型电子装置接 近前述光源时,传感器会让前述光源发光,使前述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上述 携带型电子装置中的太阳能电池,使手提式电子装置因此开始进行充电。但 美国专利US2007/0114967所提出的这种充电装置因利用太阳能电池(photovoltaic cell)做为能量传输的接收端,其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实用 性尚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包括自然能源转换模块、能 源发送器以及能源接收器。上述自然能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一种自然能源 形成第一电能,而能源发送器则用于接收第一电能并转换成能源,至于能源 接收器是用于接收上述能源,并转换形成第二电能以为外部装置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包括自然能源转换才莫块、 电磁波发送器以及电磁波接收器。上述自然能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一自然 能源形成第一电能。电磁波发送器则用于接收第一电能并转换成一电磁波。 而电磁波接收器用于接收前述电磁波,并转换形成第二电能以为外部装置使 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包括自然能源转换模块、 无线电波发射器以及无线电波接收器。上述自然能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一 自 然能源形成第一电能,而无线电波发射器则连接至自然能源转换模块,用于 接收第一电能并转换成一电^f兹波。无线电波接收器则相对无线电波发射器配 置,用于接收前述电磁波,并转换形成第二电能以为外部装置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 一种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包括一 自然能源转换模 块、 一发光装置和一光检测器。其中,自然能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一自然能 源形成一第一电能,发光装置则连接至自然能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电 能并转换成一光源。而光^r测器是相对发光装置配置,用于接收前述光源, 并转换形成一第二电能以为外部装置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磁波充电装置,包括一能源发送器以及一能源接收 器。能源发送器用于接收第一电能并转换成电磁波,能源接收器则通过一个 传输介质接收来自上述能源发送器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形成第二电能,以 为外部装置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磁波充电装置,包括一能源发送器、 一传输介质以 及一能源接收器。前述能源发送器用于接收第一电能并转换成电磁波。传输 介质则供自能源发送器发送的电磁波通过。而前述能源接收器用于接收自传 输介质而来的电磁波,并转换形成第二电能以为外部装置使用。为使本专利技术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的方 块图。图2是应用于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方块图。图3是应用于第一实施例的风力发电装置的方块图。 图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的方 块图。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的方 块图。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的方 块图。图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 一种电^f兹波充电装置的方块图。 附图符号说明100、 400、 500、 600:自然能源转换才莫块102、 700:能源发送器104、 702:能源接收器106、 406、 506、 606、 708:外部装置200:太阳能电池组列202:充电电池组列204:单一方向电流元件206:外引线210:太阳能芯片212:充电电池304、 408、 512、 608:储电元件 402:电;F兹波发送器 404:电》兹波接收器 502:无线电波发射器 504:无线电波接收器508:发送天线 510:接收天线 602:发光装置 604:光检测器 704:传输介质 706:能源供应模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请参考附图以更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各实 施例。不过,本专利技术还可用多种不同形式来实践,且不应将其解释为限于下 文所陈述的实施例。实际上,提供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被披露得更 详尽且完整,同时藉此将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完全传达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 中,为明确起见可能将各层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做夸张的描绘。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的方 块图。请参考图1,第一实施例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包括一个自然能源 转换模块100、 一个能源发送器102以及一个能源接收器104。上述自然能 源转换模块100用于接收一种自然能源形成第一电能。而能源发送器102则 用于接收第一电能并转换成能源,例如发光装置或无线电波发射器。举例来 说,上述发光装置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或白炽光;上述无线电波发射器可以是 发送天线,用于将第一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并辐射至空间。此外,可在能源 发送器102上装设一个传感器(未示出),用以检测能源接收器104的位置, 当检测到能源接收器104接近时,传感器会驱使能源发送器102开始工作。 至于能源接收器104用于接收上述能源,并转换形成第二电能以为外部装置 106使用,其中能源接收器104譬如光检测器或无线电波接收器。举例来说, 上述光检测器可以是光电半导体、检光二极管或检光敏晶体管。此外,上述 能源接收器104如果是无线电波接收器,则可由接收天线构成,以接收电磁 波并转换形成第二电能。此外,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还可包括一个储电 元件(未示出),用以储存第二电能。上述能源发送器102与能源接收器104 可为感应线圈。在图1中,能源发送器102以及能源接收器104之间是以虚 线箭号表示两者间并无传统电源线的连接,即达到能量的传递。举例来说,当能源发送器102是发光装置时,则从其产生的光可用光纤传到能源接收器104;而当能源发送器102是无线电波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装置包括: 一自然能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一自然能源形成一第一电能; 一能源发送器,连接至该自然能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该第一电能并转换成一能源;以及 一能源接收器,相对该能源发送 器配置,用于接收该能源,并转换形成一第二电能以为外部装置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装置包括一自然能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一自然能源形成一第一电能;一能源发送器,连接至该自然能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该第一电能并转换成一能源;以及一能源接收器,相对该能源发送器配置,用于接收该能源,并转换形成一第二电能以为外部装置使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能源发送器包 括一发光装置或一电磁波发射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电磁波发射器 包括一无线电波发射器或一激光光波发射器。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无线电波发射 器,包括一发送天线,用于将该第一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并辐射至空间。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发光装置包括 一发光二极管或一白炽光。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还包括一传感器,装 设于该能源发送器上,用以检测该能源接收器的位置。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能源接收器包 括一光检测器、 一电磁波接收器或一无线电波接收器。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光检测器包括 一光电半导体、 一检光二极管或一检光敏晶体管。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光检测器的适 用波段包括波长涵盖可见光或不可见光的波段。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无线电波接 收器包括一接收天线,用以接收电磁波并转换形成一第二电能。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电磁波接收 器包括一激光。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激光包括固 态激光、气态激光或激光二极管。13.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能源包括电磁波。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电磁波包括激光光波或无线电波。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激光光波包 括GaAs基板系列可见光或不可见光的激光,波长介于600 nm-1600nm的激 光。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激光光波包 括GaN基板系列可见光或深紫外光的激光,波长介于200nm-600nm的激光。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然能源驱动的充电装置,其中该激光光波包 括InP基板系列,波长介于llOOnm-1800nm范围的激光。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慕道余昱辰张爱莲陈振坤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