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平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矿井下作业或隧道施工时,因巷道断面高度较大,需要使用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供施工人员上下,便于施工人员进行作业。
2、目前现有的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通常是通过液压杆控制折叠架展开对施工平台进行抬升,从而实现施工平台的升降,然而现有装置的折叠架大多是一端固定安装,另一端通过液压杆控制进行移动,使用时会受力不均,可能因重心偏移导致摇晃和倾斜,影响作用安全性。
3、为此,现在研发了一种能够在使用时均匀受力,在升降过程中保持平衡和稳定性,提升作业安全性的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装置在使用时受力不均,可能因重心偏移导致摇晃和倾斜,影响作用安全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使用时均匀受力,在升降过程中保持平衡和稳定性,提升作业安全性的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包括有移动座、安装框、顶板、升降机构和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移动座(1)、安装框(11)、顶板(12)、升降机构(2)和吊升机构(3),移动座(1)前后两部上侧均连接有安装框(11),安装框(11)上方设置有顶板(12),安装框(11)与顶板(12)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升降的升降机构(2),顶板(12)上设有用于对作业人员进行吊升的吊升机构(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座(1)前后两部均设有移动轮,便于移动座(1)在井下进行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2)包括有导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移动座(1)、安装框(11)、顶板(12)、升降机构(2)和吊升机构(3),移动座(1)前后两部上侧均连接有安装框(11),安装框(11)上方设置有顶板(12),安装框(11)与顶板(12)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升降的升降机构(2),顶板(12)上设有用于对作业人员进行吊升的吊升机构(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座(1)前后两部均设有移动轮,便于移动座(1)在井下进行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2)包括有导轨(20)、移动车(21)、第一液压杆(22)、折叠架(23)、电机(24)、对向丝杆(25)和移动块(26),安装框(11)内底部均左右对称连接有导轨(20),导轨(20)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移动车(21),安装框(11)左右两部均连接有第一液压杆(22),第一液压杆(22)的伸缩端均与相邻的移动车(21)连接,顶板(12)前后两部均左右对称连接有电机(24),左右相邻的电机(24)输出轴之间均连接有对向丝杆(25),对向丝杆(25)左右两部均螺纹式连接有移动块(26),同一安装框(11)内的移动车(21)均与相邻的同一对向丝杆(25)上的移动块(26)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折叠架(23),在导轨(20)的导向作用下,第一液压杆(22)的伸缩端移动带动移动车(21)向相互靠近的一侧进行移动,同时控制电机(24)输出轴转动带动对向丝杆(25)进行转动,对向丝杆(25)转动通过螺纹带动移动块(26)向相互靠近的一侧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折叠架(23)展开对顶板(12)进行抬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吊升机构(3)包括有卷扬机(30)、吊绳(31)和升降台(32),顶板(12)左右两部上侧均连接有卷扬机(30),卷扬机(30)上均绕有吊绳(31),吊绳(3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升降台(32),升降台(32)与顶板(12)滑动式连接,顶板(12)被抬升至指定高度后,通过卷扬机(30)控制吊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峰,朱缪和,何登云,徐乃忠,杨龙飞,张恒,苏畅,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